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
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包括事例 (填序号)
(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做燃料,丁烷与甲烷完全燃烧产物相同,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 |
分析: | (1)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解答: | 解:(1)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 ②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 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原理.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的原理. 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的是①③;利用清除可燃物原理的是②④;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⑤. (2)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与水,因此丁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 故答案为:(1)隔离可燃物;②④;(2)2C4H10+13O210H2O+8CO2. |
点评: |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氧,④5%的生理盐水.请用这些物质前的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有 和 .
(2)属于纯净物的有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C.等导管口的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后,才开始收集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 A. |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 B. |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 C. | 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 D. | 干冰可用做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能量变化 | B、分子的认识 |
①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②煤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③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 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水结成冰﹣﹣分子间隔改变 水的电解﹣﹣分子发生改变 |
C、数字含义 | D、资源节约 |
①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SO3: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③:镁元素显+2价 | 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②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③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 |
| A. | 能量变化 | B. | 分子的认识 | C. | 数字含义 | D. | 资源节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为了检验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
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 、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中;③干燥的空气中;最易生锈的是 (填序号,下同),不易生锈的是 .
(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铁器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而“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的 (填“强”或“弱”).
(4)为了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了选择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外,还需要选择的一种溶液是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 |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 B. | 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
| C. |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 D. | 蒸馏法淡化海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