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
B.洒在桌子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家庭厨房中发现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油烟机

分析 A.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煤气中毒的机理分析防止中毒的措施;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二氧化碳不帮助呼吸,空气中含量过多会使人窒息死亡,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多,进入前需要进行灯火实验,故说法正确;
B.桌面上酒精燃烧,可用湿抹扑盖,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故做法方法正确;
C.发生煤气中毒,是由于缺氧,要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做法正确;
D.煤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家庭煤气泄露,立即开油烟机排气,产生的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故该做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兴趣小组的同学小强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1)写出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2)在Ⅱ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的目的除去过量的铁,其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金属A中有铜、铁;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将石油分馏得到汽油B.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
C.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D.将石墨转变成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家庭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
(1)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隔绝空气;
(2)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常在其表面电镀一层其他金属;
(3)生石灰常用作干燥剂,其原因是CaO+H2O=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C2H5OH(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向某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2(SO43(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H2↑+O2B.2Fe+6HCl═2FeCl3+3H2
C.2Cu+O2?2CuOD.NH4Cl+AgNO3═AgCl+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3)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①③(填序号,多选);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②工业废水在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下所示:

①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选填“甲”、“乙”“丙”);
②T2(选填(“T1”、“T2”或“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③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丙(选填“甲”或“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均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Ca(OH)2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中与如图相符合的是(  )
A.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钾粉末
B.向稀硫酸中加入镁条
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D.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