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右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老师提示:I.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II.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
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1】用酸碱中和法测定
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
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04.06.08.09.8
烧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
(2)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数据,计算所称取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应从选用稀盐酸的体积为9.8mL.
【实验2】用沉淀法测定
资料摘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MgCl2=Mg(OH)2↓+2NaCl
乙组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①取待测液称重②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③过滤出沉淀物④洗涤沉淀物⑤干燥称重
(3)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NaOH完全反应.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往上层澄清液体继续滴加氯化镁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所加氯化镁溶液已足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步骤③过滤出的沉淀物是Mg(OH)2
(5)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当pH=7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为了使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完全反应,氯化镁溶液应该是足量的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步骤③过滤出的沉淀物是氢氧化镁进行分析;
(5)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时,若不洗涤沉淀,那么沉淀上会附着一些杂质,从而使沉淀的质量增大,会导致计算出的氢氧化钠质量偏大,使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解答 解:(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
(2)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数据,计算所称取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时,应选用稀盐酸的体积为9.8mL,因为这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镁已经过量;(4)步骤③过滤出的沉淀物是氢氧化镁;
(5)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沉淀中因含有其他杂质而质量偏大,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偏大.
故答案为:(1)取样,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
(2)9.8;
(3)使NaOH完全反应;往上层澄清液体继续滴加氯化镁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所加氯化镁溶液已足量;
(4)Mg(OH)2
(5)偏大.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镁元素的“身份证”(见图1),在图2的横线上填写有关铝元素的6个信息.

注意:将答案从左到右的顺序填写到题号的横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表示4种元素;        
(2)表示原子的粒子是BC(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粒子是AD;  
(4)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2H;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
(3)食盐水中的溶剂H2O;
(4)二氧化碳分子CO2
(5)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它的镜脚一般是由塑料(其中含有碳元素C)制成的,玻璃镜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且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Ag+,铜制镜框使用时间过长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中氢氧根的化合价显-1价Cu2($\stackrel{-1}{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由此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你的推断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现有①液氧  ②液态空气  ③冰水共存物   ④氯酸钾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②,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①③④,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序号)③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①,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序号)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氯化银沉淀跟碳酸钠粉末混合后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单质银.其中涉及到Ag2CO3$\frac{\underline{\;高温\;}}{\;}$Ag2O+X这一反应,则X的水溶液的pH值在pH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公共场所有如图所示的一则广告,请你分析其是否科学?
(1)NH4HCO3由4种元素组成,其1个分子由10个原子构成.
(2)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7.7%,此化肥不是(填“是”或“不是”)诚信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