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该标志是有毒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标志禁止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C、该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D、该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符合题意。故选D。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练(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是( )
A. 葡萄酿成酒 B.
木柴燃烧
C. 面包发霉 D.
灯泡通电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已知A、B是原子序数小于18的两种元素(均大于2).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在此化合物中,所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若A的核电核数为a,则B的核电核数不可能是( )
A. a+8﹣m﹣n B. a+18﹣m﹣n C. a+16﹣m﹣n D. a﹣m﹣n
B 【解析】 A、B是第2或第3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则A为金属元素,离子为An+,B为非金属元素,离子为Bm-,离子均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结构,①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n=x+m,即x=a-n-m;②若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在同周期,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差8,则a-n+8=x+m,即x=a+8-m-n;③若金属离子在第2周期,阴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 B |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下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填“1”或“2”)。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1)潜水时需要氧气,说明氧气能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4 B. 26 C. 30 D. 56
B 【解析】 试题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铁原子,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因此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现有三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分别滴加紫色石蕊后,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则所盛溶液为________ 。
(2)将A中溶液分别加入到B、C烧杯中,即可鉴别出B为碳酸钠溶液,C为澄清石灰水,依据的现象为______。
稀盐酸A中溶液加入到B烧杯中,产生无色气泡;A中溶液加入到C烧杯中,无明显现象 【解析】 (1)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说明得到无色溶液为酸性,故该溶液为稀盐酸;(2)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A中溶液加入到B烧杯中,产生无色气泡;A中溶液加入到C烧杯中,无明显现象。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1)赛龙舟。龙舟的制作需要精雕细琢,雕刻过程中木材主要发生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点雄黄酒。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As2S2),As2S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
物理75×2 + 32×2 【解析】 (1)雕刻过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As2S2相对分子质量为75×2+32×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指出图中操作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粉末直接加入将试管倾斜,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最后将试管直立起来把鼻孔直接凑到瓶口闻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用嘴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解析】 (1)将碳酸钠粉末直接加入,会使部分碳酸钠粉末附着在试管壁上;正确的做法是将试管倾斜,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最后将试管直立起来;(2)由于有的气体有毒,把鼻孔直接凑到瓶口闻气味,可能使人中毒...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3 元素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_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N2 电子层数 得到 AlF3 A 【解析】 (1)表中元素②为氮元素,氮元素形成的单质为氮气,化学式为N2。(2)分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3至10号元素的原子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11至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可以得到的规律是每个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都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铝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