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这一结论产生了兴趣,决定进行亲身验证.

【查阅资料】①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开的操作,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②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
【初步验证】小华提出先用电子天平称量1.0g的二氧化锰,然后将其与过氧化氢溶液中,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待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再进行二次称量,结果发现所得数据大于1.0g,原因可能是没有干燥二氧化锰.
【实验改进】小强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烘干后再称量的方案,结果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论,与此同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可以尝试蒸发的方法,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由此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深入探究】对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的验证,小兵提出可以直接向刚蒸干的二氧化锰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能观察到仍有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就可以得出结论.但小芳对此产生了异议,她的理由是刚蒸干的二氧化锰温度较高,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已确认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实验反思】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确起到了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那么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起到这一效果呢?对此,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最终设计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此装置能较快收集到氧气的理论依据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
(2)课堂上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功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却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这又是为什么呢?此时氧气中混有大量水蒸气,很难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请教了老师,老师在思考以后,决定对甲装置进行改进,如乙图所示,发现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图中的加热装置已略去).
【交流与讨论】
(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受到启发,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又共同设计处了图丙所示的装置,发现带火星的木条也易复燃(图中的加热装置已略去),根据图乙装置的启示,请你分析浓硫酸的作用可能是吸收水蒸气.
(5)你还能写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来制取氧气的其他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吗?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6)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加热的温度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之间存在联系(如曲线图所示),若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最低为49%(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现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最高温度控制在81℃.

分析 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解答 解:【初步验证】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待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再进行二次称量,结果发现所得数据大于1.0g,原因可能是没有干燥二氧化锰,导致二氧化锰表面附着了一定量的水.
故填: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没有干燥二氧化锰.
【实验改进】
小强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烘干后再称量的方案,结果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论,与此同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可以尝试蒸发的方法,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即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故填: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深入探究】
对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的验证,小兵提出可以直接向刚蒸干的二氧化锰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能观察到仍然产生大量气泡,就可以得出结论,但小芳对此产生了异议,她的理由是:刚蒸干的二氧化锰温度较高,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故填:产生大量气泡;刚蒸干的二氧化锰温度较高,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实验反思】
(1)此装置能较快收集到氧气的理论依据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
故填: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
(2)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却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这是因为此时氧气中混有大量水蒸气,很难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填:此时氧气中混有大量水蒸气,很难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交流与讨论】
(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受到启发,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又共同设计处了图丙所示的装置,发现带火星的木条也易复燃(图中的加热装置已略去),
由图乙装置可知,冷水是为了降低温度使水蒸气液化,从而使氧气更纯净一些,因此浓硫酸的作用可能是吸收水蒸气.
故填:吸收水蒸气.
(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时,可以用氯酸钾反应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故填: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6)由图中可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49%时,温度约为81℃,因此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最高温度控制在81℃.
故填:81.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硫酸铝B.硫酸铜C.硫酸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铁架台.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的速度太快.
(3)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E,不选择其他两个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是Ca(OH)2+CO2=CaCO3↓+H2O.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DF或DG(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D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变大(“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的质量时,将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待平衡时他称取的药品质量为16.8g(5g以下为游码示数),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16gB.15.2gC.13.2gD.17.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铁生锈
C.黑火药爆炸D.酒的酿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加入药品前,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中用分液漏斗不用长颈漏斗目的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一条即可)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书光同学想从A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固体,其主要操作名称是过滤
(3)D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E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红
(5)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的气体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若B中的导气管改为“短进长出”,是否能够产生相同的实验效果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的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中气球胀大说明此反应有气体产生
B.C中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
C.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用天平称量A系统的质量,天平保持平衡后,换成B系统,指针向右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写出下列符号:-1价的氯元素$\stackrel{-1}{Cl}$,硫酸根的化合价$\stackrel{-2}{S{O}_{4}}$,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stackrel{-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并伸入集气瓶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可得出氮气难(填“易”或“难”)溶于水;
(3)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要过量,目的是:使瓶内氧气全部反应完;
(4)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frac{1}{5}$,则可能原因是B;
A.开始时,未夹紧橡皮管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点燃红磷后,未立即塞紧瓶塞 
D.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燃烧匙中的红磷不能(填“能”或“不能”)用铁丝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