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如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Y是______,______,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______写离子符号。
(2)如图2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名称,变化Ⅰ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②上述变化过程中共有______种元素,共有______种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Rn-离子核外电子数为X, 相对质量约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R原子的原子序数为x+n
BR原子的相对质量约为m+n
CR n-离子核内质子数为x-n
DR n-的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m、n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 | Na2CO3 | NaHCO3 | Ca(OH)2 | Ba(OH)2 |
溶解度/g | 21.5 | 9.6 | 0.165 | 3.89 |
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_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石灰石样品,把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第次 | 第次 | 第次 | 第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1)上表中的数值为_____.由上表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次所加的盐酸没反应完.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如果该石灰厂煅烧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吨?(本小题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来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大小,他们将一块铝片和一块相同质量的锌粒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发现开始时锌粒产生的气体更快,对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排在锌的前面,应该铝更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除了“金属活动性、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锌比铝产生气体快?
[猜想与假设]猜想1:锌与铝表面的氧化物;
猜想2:酸的种类;
猜想3:温度
[实验探究] (1)按题中开始时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比较锌、铝的金属活动性是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表面积相同的锌、铝,分别放入温度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盐酸中 | 锌产生气体快,铝刚开始反应比锌慢,后逐渐快起来 | 猜想1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所以做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时,必要的处理是___________。
[实验拓展]再写一种影响铝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 (与以上题中提到的影响因素不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初三学生去西樵山春游,带回了几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测定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表:
甲 | 乙 | 丙 | 丁 | |
均匀研磨后的石灰石样品质量 | ||||
盐酸的质量 |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试问答:
(1)样品与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有剩余______ 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计算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画出样品与盐酸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盐酸的关系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碳还朱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气体成分为①只有CO,②只有CO2,③CO和CO2的混合气体。得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实验设计](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一段时间,发现C中液体变浑浊,由此排除了猜想____(填序号)。
(2)先通气体一会后,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对准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加热,出现______现象,说明猜想③成立。
[交流与讨论](1)将生成气体通入装置一段时间再加热,除探究CO2存在外,还能达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个该实验产生CO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装置B可以防止液体回流使玻璃管炸裂,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实验探究]
[表达交流](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小鹏由此判断A中的酸、碱能发生化学反应。
(2)小龙根据B中现象得出结论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与改进]经过观察与思考,小宇对C实验及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转变探究思路,通过实验D得出正确结论。小宇在实验D中使用的试剂③是_____。小组同学继续探究A、B、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
[实验与分析](1)小组同学将A、B反应后的滤液混合(如图E),根据现象,你认为_____(填“能”或“不能”)正确判断A、B混合前各自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2)经过讨论,小组同学继续向E中倒入D反应后的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确定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发现,探究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思路有多种:A、B的探究思路是有其他物质生成;D的探究思路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图1中,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50℃时,将4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
(2)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上述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②下列操作能使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
、加入20g乙 b、加入100g水 c、升温至40℃ d、加入150g40℃时乙的饱和溶液,再恢复至20℃
(3)如表是NaCI、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
溶解度 | ||||||
①若要比较KNO3与NaC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量是水的质量和_____。
②若将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I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____(填序号)。
A 0℃20℃ B 20℃40℃ C 40℃60℃ D 60℃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