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 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的质量(g) | 17 | m | 6 | 11 |
| A. | 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X+Y=2Z+W |
| 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
| C. | 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
| D. | m=1 |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 |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X质量增加了15克,是生成物;Z质量减少了10克,是反应物;W质量减少了5克,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Z和W等于生成的X质量,所以推断Y质量应该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是Z和W,生成物是X,所以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关系即可推出一些量之间的关系. |
解答: | 解:A、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物质质量的变化可知Z、W是反应物,X是生成物,Y可能是催化剂,其反应可表示为Z+W→X,由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因此不能得到化学方程式,故说法错误; B、由A的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Z+W→X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点,属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C、由以上分析知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1,故说法错误; D、由于参加反应的Z、W质量等于X的质量,所以Y可能是催化剂,其质量是1g,故说法正确. 故选:BD. |
点评: | 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应后质量和反应前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若用装置B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中除有少量水外,还应加入的试剂是 ,当①、②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他们从我市一古建筑维修现场搜集了一些旧墙灰,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古建筑旧墙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他们称取了12.0g旧墙灰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稀盐酸(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不考虑H2O、HCl的逸出).反应开始时,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300.0g.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 300.0 | 299.0 | 298.0 | 297.2 | 296.5 | 296.0 | 295.7 | 295.6 | m | 295.6 |
①以该小组因故没有记录反应时间为16min时的数据M,由表中数据推测,M= g.
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列出算式).
③旧墙灰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 汽油爆炸也是一种剧烈燃烧的现象 |
| B. | 厨房里放有液化石油气钢瓶,因此要严禁烟火 |
| C. | 固体粉尘比块状固体易发生爆炸 |
| D. | 凡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都有爆炸的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 A. |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燃料 | B. | 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
| C. | 农业上焚烧稻草作肥料 | D. |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
| A. | SbO2 | B. | Sb2O3 | C. | HSbO3 | D. | H3Sb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D、E、F是常见的气体,B是黑色固体,C在常温下是液体.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日常生活中D的用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氦气由分子构成;④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⑤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⑥原子不能再分.
| A. | ②⑤⑥ | B. | ②④⑤⑥ | C. | ④⑤ | D. | 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