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
(2)20℃时,将30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3)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 70 g B 、A 、C 【解析】(1)由图可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为A;(2)由图可知: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克,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20克,故可知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50=70g;(3)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因为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合金都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汽油着火,立即喷水灭火
C 【解析】A、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B合金是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它的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C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D汽油着火,立即喷水会由于油的密度比水的小而漂浮在水面上,与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剧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 题型:综合题
在实验室加热32.5g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完全反应后,把剩余固体倒入100g蒸馏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最后结果保留0.1%)。
9.6g KCl和MnO2 13.0%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示可知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2.5g-22.9g=9.6g; 由于是完全反应,所以剩余固体为生成的氯化钾和作催化剂的二氧化锰,化学式分别为:KCl和MnO2; 设:生成9.6g的氧气的同时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有关葡萄糖酸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它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B. 其相对相对分子质量为450
C. 其中的Zn属于微量元素 D. 其中碳、氢、氧、锌的原子个数比为12︰22︰14︰1
B 【解析】A、由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455,错误;C、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正确;D、由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氢、氧、锌的原子个数比为12:22:14:1,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2.2g,,(假设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
(2)所加稀盐酸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5g (2)36.5g (3)16.3% 【解析】设所取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x;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的CaCl2的质量为z。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y z 2.2g (1)100∶44=x∶2.2g x=5g 7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命体内也都含有水。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生活中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肥皂水 煮沸 【解析】(1)从节约用水的方法及防止水污染的角度分析:A、充分利用每一滴水是节约用水的重要体现; B、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有效地减少水污染;C、水体污染的危害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会对人体造成损害;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分析选项D说法错误;(2)软硬水遇肥皂水泡沫不同,硬水中泡沫少,软水中泡沫多,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最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的禽流感疫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达菲作为应对可能的禽流感大流行的储备用药。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下列关于达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达菲中含有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磷原子和8个氧原子
B. 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
C. 达菲是由五种元素组成
D. 达菲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是16∶2∶1
C 【解析】A、达菲是由达菲分子构成的,1个达菲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磷原子和8个氧原子,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不含氮分子,错误;C、达菲是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正确;D、达菲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14×2):(31×1)≠16:2:1,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g块状纯净的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g粉末状纯净的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如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A. B.
C. D.
C 【解析】A、得到同样多的二氧化碳,甲为块状,接触面积小,用的时间长,乙为粉末状,接触面积大,用的时间短,本图线颠倒了,故选项错误; B、块状CaCO3和粉末状CaCO3都是1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一样多;故选项错误; C、粉末状的碳酸钠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反应的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同样多的二氧化碳,块状CaCO3用的时间比较长;即得到同样多的二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届九年级第四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金属的元素符号)
K Ca Na Mg Al __ Fe Sn Pb(H) Cu Hg __ Pt Au
【作出猜想】
猜想1:Fe>Cu>Cr
猜想2:Fe>Cr>Cu
(你的猜想)猜想3: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与实验】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在常温下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浓度的稀硫酸中。请填写试管3中的实验现象
实验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为蓝色 | ________ |
【结论与解释】
(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__正确。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运用】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Zn Ag Cr>Fe>Cu 没有明显变化(或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3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便于金属和稀硫酸顺利反应 能 Cr + FeSO4 == CrSO4 + Fe 【解析】(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故所缺金属为Zn和Ag;(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能存在三种情况:猜想1为Fe>Cu>Cr;猜想...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