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25立方米的石油气加压可装入容积为0.024立方米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的质量很小
B、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自行车环湖赛中运动员们闻到了油菜花的清香,是因为他们的嗅觉太灵敏了
D、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合后其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25立方米的石油气加压可装入容积为0.024立方米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B、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自行车环湖赛中运动员们闻到了油菜花的清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错误.
D、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合后其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食盐水除水垢
B、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C、用纯碱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缝衣针通过回火制鱼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常温下,一同学向一装有少量稀硫酸的大烧杯中加水稀释,前后共加水5次,每次加水的量不相等,但加水的量确相当大,烧杯中的液体pH变化会是(  )
A、与加水稀释前一样
B、从小于7到大于7
C、从大于7到小于7
D、从远小于7到接近7,不大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垃圾也是一种资源.下列是可回收标识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现有20℃含100g水的澄清Ca(OH)2饱和溶液,若把该溶液用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仍饱和
D、溶液质量分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
       西红柿
B、
        刀鱼
C、
       米饭
D、
      大豆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不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汞和硝酸银溶液
B、锌和稀硫酸
C、铜和硫酸亚铁
D、木炭粉和氧化铜共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芳芳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芳芳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