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科技工作者主题活动,加强社会热点问题的科普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请回答下列科普活动模拟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要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取液后的滴管要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是为了防止_____。
(2)实验结束后仪器的摆放或处理方式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3)用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使用_____,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填“2/3”或“1/3”)。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分析的理由是_____。
(4)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
①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向为:应先如图_____(填序号,下同),最后如图_____。
②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D,是为了_____。
【答案】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C 试管夹 1/3 酒精灯外焰温度较高,且能使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B A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试管底部而炸裂
【解析】
(1)要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取液后的滴管要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是为了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2)实验结束后仪器的摆放或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试剂瓶应该塞紧瓶塞放回原处;故选项错误;
B、砝码应该放入砝码盒中保存;故选项错误;
C、试管应倒放试管架中;故选项正确;
D、使用完后,应该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用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使用试管夹,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分析的理由是:酒精灯外焰温度较高,且能使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4)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
①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应先平放,待放入药品后,慢慢竖立;试管口朝向为:应先如图B,后如图A。
②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微向下,朝向如图D,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试管底部而炸裂。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2)t2℃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首届中国国际钢铁流通博览会以“困境与出路”为主题,将发展网上钢贸交易平台,钢材条形码有价格、产地等信息。则:
(1)生铁和钢是_____不同的两种铁合金,都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了探究铁与锰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的Mn元素显+2价)。请回答:
金属 | 铁 | 锰 |
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
得出结论 | 得出活动性:铁_____(填“>”“<”)锰 |
(3)写出锰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2℃时,100gb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b 物质 25g
B.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采用冷却 a 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
C.分别将 t1℃时 a、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均变为不饱和
D.t3℃时,分别将 a、b 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析出的固体质量关系是: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D.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2+CaCO3+O2=CaSO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6月,新上市抗菌新药德拉沙星是新一代广谱抗菌新药,德拉沙星的化学式为C18H12ClF3N4O4。下列有关德拉沙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德拉沙星是由六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德拉沙星中含有氧分子
C.德拉沙星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每个德拉沙星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来捕捉二氧化碳,并利用二氧化碳的部分流程图:
(1)如图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操作,使用其喷雾的原因是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
(2)该过程中操作Ⅰ是_____,请写出该过程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_____。
(3)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将多余的二氧化碳和氢气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实习“零排放”生成下列有机物,这种产物不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甲醇(CH4O) B 甲酸(CH2O2) C 乙醇(C2H6O) D 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 1-1 | 1-2 | 1-3 | 1-4 |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 2.0 | 1.5 | 1.0 | 0.5 |
缓慢通入2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 不明显 | 明显 | 非常明显 | 明显 |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 | 2-1 | 2-2 | 2-3 | 2-4 |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 2.0 | 1.5 | 1.0 | 0.5 |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 0 | a | b | c |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 非常明显 | 明显 | 不明显 | 无现象 |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为____________。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
A 0.5 0.5 0.5 B 0.5 1.0 1.5
C 1.0 1.5 2.0 D 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 X 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 Y 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 X 和烧杯中的溶液 Y 分别是( )
A | B | C | D | |
指示剂 X | 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 | 石蕊溶液 | 石蕊溶液 |
溶液 Y | 浓氨水 | 浓盐酸 | 浓氨水 | 浓盐酸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