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Fe2O3、FeO、Fe3O4的固体混合粉末10.00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铁a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15.0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
A.7.24B.7.60C.5.20D.7.80

分析 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于铁的氧化物,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质量可以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从而确定a的值.

解答 解: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Ca(OH)2+CO2═CaCO3↓+H2O,
                    44     100
                     x     15.00g
$\frac{44}{x}$=$\frac{100}{15.00g}$,
x=6.6g,
6.6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6.6g×$\frac{32}{44}$×100%=4.8g,
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4.8g÷2=2.4g,
a=10.00-2.4=7.60,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不进行直接的计算,而是通过反应的转化关系找出连接点,从而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O-2个氧元素B.P2O5-五氧化二磷C.H2-2个氢原子D.Zn-锌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硫原子2S; 亚铁离子Fe2+; 氢氧根离子OH-;两个氢分子2H2;碘酒中的溶剂C2H5OH.
(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相一致的是(  )
A.
向一定体积H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B.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
C.
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向CuCl2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甲组同学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酸度计测得该溶液的pH>(选填“<”、“>”或“=”)7,同时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搅拌.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酸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减少(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下同),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增大.由此可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乙组的同学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合不合理,理由是不合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放热.
(3)丙组同学用另外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当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其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为了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B(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4)丁组同学借助酚酞试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酚酞试液.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组的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们得出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否,当盐酸过量时,酚酞也不变色.
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5)实验室现有一瓶久置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某同学取该溶液的1/10于锥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然后滴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用去稀盐酸的体积为17.40mL.已知:常温下,所用稀盐酸的密度为1.05g/cm3
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入水(合理均可)(只填一种);
(3)在20℃时,把甲、乙各2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用语:
(1)2个镁离子2Mg2+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O3
(4)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B.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
C.用稀硫酸与锌反应:Zn+H2SO4=ZnSO4+H2
D.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铁: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Fe+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家庭燃气炉灶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的方法原理是(  )
A.吹灭火焰,使燃气与空气隔绝
B.关闭出气阀,使可燃物迅速与O2隔离
C.喷水降低燃气温度至自身着火点以下
D.关闭出气阀,使温度降到其自身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