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研究表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找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结合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②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则化学性质相似。故选A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点评:熟练掌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8、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干冰中的“冰”是指
CO2
;纯碱在工业中常用于制玻璃,纯碱中的“碱”是指
Na2CO3
;食盐常用作调味品,食盐中的“盐”是指
NaCl

(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能表示镁原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C


(3)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A C D F

A.核电荷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核内中子数          F.核外电子总数
(4)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研究表明,孕震过程中比较活跃的物质有CO2、氢等.
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
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2FeO═H2 +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 第16号元素属于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最外层电子
数关系密切;
(3) 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电子层数递增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或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大等
(任写一点);
(4) 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4、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图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对它进行探究: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
氯元素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
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请从上表中总结出一条原子排布的规律
每一横行电子层数相等;或每一横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或每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每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号到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请判断:钠原子半径
镁原子半径(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
错误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
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下图①、②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16.00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为
20
20

②、D中的X=
11
11

③、以上A、B、C、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是
A
A

④、B和
C
C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用“A”、“C”、“D”填空).
⑤、A、B、C、D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A
C
C
(填序号);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①、第16号元素属于
非金属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
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最外层电子
最外层电子
数关系密切;
③、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从左到右各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
从左到右各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
(任写一点);
④、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第16号元素属于
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填“得”或“失”)电子,所形成的微粒的符号:
S2-
S2-
Mg2+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原子核外
原子核外
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任写一点)
(4)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