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说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50℃时,将 40g乙物质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进行解答;
(2)根据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进行解答;
(3)根据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判断.
解答:解:(1)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故填: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2)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即50℃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甲物质,所以50℃时,将 40g乙物质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32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32g=112g;故填:112g;
(3)丙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所以温度从50℃降低到10℃丙物质没有析出,溶液的质量分数是50℃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甲、乙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温度从50℃降低到10℃甲、乙物质析出,从图象可以看出,10℃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都大于5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温度降低到1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填:乙>甲>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依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搅拌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搅拌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1)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是
 
(填“A”或“B”),理由是
 

(2)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生活中可用
 
鉴别硬水和软水,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 毒的方法是
 

(2)简述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条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在
 
℃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分别将甲、乙、丙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3)t2℃时,向70g甲物质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一瓶氯化锌溶液,该溶液由5g固体放入45g水中配制而成.
(1)请写出如图标签上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看,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
 
(填化学符号);
(3)请从H、O、N、Na四种元素中选取适当的元素组成化合物与该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一为甲、乙两种物质(不带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Ⅰ.图一中M交点的含义是
 

Ⅱ.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g
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Ⅲ.升高温度能够使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Ⅳ.在t1℃时,A、B两烧杯中均盛有20g水,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搅拌后如图二所示,则加入固体的质量必须大于
 
g.
Ⅴ.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升温至t2℃,有关A、B两烧杯中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溶质质量:A可能等于B  ②溶液质量:A一定大于B  ③溶质质量分数:A可能等于B
④溶剂质量:A一定等于B    ⑤溶液状态:A一定不饱和,B一定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2)在t2℃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t1℃时,有固体析出的是:
 

(3)在t1℃时,有甲的饱和溶液温度升至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记.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7
B、此反应为H2+Cl2 
 点燃 
.
 
 2HCl,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
D、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O2,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的溶液显酸性,所以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碱的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