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C
A.热胀冷缩        B.木已成舟     C.丹桂飘香    D.花香四溢.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解答进行判断: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例如,酒香不怕巷子深,墙内开花墙外香,湿衣服能晒干,糖溶于水等等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答 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不能体现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错误.
B、木已成舟是物质形状的改变,与分子运动无关,故选项错误.
C、丹桂飘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故选项正确.
D、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
故选C;补充:花香四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内容,要了解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宏观现象,一般是闻到气味或衣服晾干等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小组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生成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丙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Cu、Fe、Mg或Cu、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实验室有一包黑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是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来进行实验探究,有关操作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Ⅰ.取样品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黑色固体甲和蓝色溶液A
Ⅱ.在蓝色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乙和绿色溶液B
Ⅲ.取少量硫酸铜晶体,加水溶解后,向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也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过滤,得到固体丙和浅绿色溶液C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验证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②硫酸铜可能显酸性,③固体乙和固体丙的成分相同,④浅绿色溶液中有硫酸铁,⑤操作Ⅲ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⑥还必须补充操作才能证实样品中是否含有木炭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我国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不得超过0.1mg/m3,某小组取室内空气1升,测定甲醛的含量消耗了3.16×10-6%的高锰酸钾溶液30克(4KMn04+5HCHO+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通过计算说明,该样本空气中甲醛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除去释放出来的甲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甲试管中的电极相连的是电池的负极
B.产生气体时,水槽中的液面会逐渐上升
C.乙试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若将试管换成量筒,则能直接计算出生成气体的质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这些原本与食品并不相关的化学物质,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河南多家养猪场,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人吃“瘦肉精”催生的“健美猪”会中毒,出现“颤抖、心跳加快且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瘦肉精”化学式:C12H18Cl2N2O,下面有关“瘦肉精”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瘦肉精”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
B.“瘦肉精”的相对分子量为350
C.“瘦肉精”中C、H、N、O元素质量比为12:18:12:1
D.“瘦肉精”是含氧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上四种粒子分属于三种元素
B.粒子Y若失去一个电子就可以变成原子
C.X和Y 均已形成稳定结构
D.上述粒子中有两个是离子,两个是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Ca(OH)2来改良土壤(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光合作用C.海水晒盐D.石油分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