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组    NaOH溶液    Na2C03    适量Ca(OH)2溶液、过滤
    B组    N2气体    0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足量铜网
    C组    CuO    Cu    足量稀硫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组    FeS04    CuS04    足量金属铁、过滤、结晶
A、A组B、B组C、C组D、D组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Na2C03能与适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铁能与CuS0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  )
A、原子核B、核外电子
C、核电荷数D、中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NaOH、HCl、NaCl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石蕊试液
B、Zn粒
C、酚酞试液
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属化学变化的是(  )
A、在低温加压下,空气变为液态空气
B、常温时把氧气与空气混合
C、加热水变成水蒸气
D、白磷自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与众不同的变化是(  )
A、用石墨制金刚石
B、百炼成钢
C、煤的干馏
D、石油的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
①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合理的实验步骤 ③正确的操作方法.
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用发生装置为(填装置编号,下同)
 
,收集装置为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用B装置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3)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及溶解性见下表.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空气中主要成分的物理性质如表:
名称密度(克/升)(0℃,101.3千帕)20℃时的溶解度
(1体积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
氮气1.25050.015
氧气1.429  0.031(不易溶于水)
氩气1.8740.035
二氧化碳1.977(空气密度为1.293)1.00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编号);
②收集二氧化碳,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已知试管内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
 

(2)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
 
(选填“b”或“c”) 端管口通入;
(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请你对猜想二进行探究:
操作方法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燃着的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比火柴梗竖直向上烧得更旺,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