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溶液的pH>7,因此pH>7的溶液是碱溶液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含碳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各种的酸溶液都含有H+,因此酸溶液都具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D.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分析 A、根据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解答;
B、根据有机物的判断考虑;
C、根据酸的性质考虑;
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考虑;

解答 解:
A、碱溶液的pH>7,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有可能是显碱性的盐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7,但属于盐溶液,故错误.
B、含碳的元素属于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除外),故错误;
C、由于酸溶液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以酸溶液都能电离出氢离子,具有许多共性的性质,故正确;
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考虑: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错误;
答案:C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酸的定义,有机物的判断方法,化合物的定义,pH>7的溶液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在横线上写出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CaCl2
猜想二:有CaCl2和HCl
猜想三:有CaCl2、HCl和Ca(OH)2
猜想四:有CaCl2和Ca(OH)2
【质疑】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三,理由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实验操作】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Ca(OH)2
(2)为了探究究竟是哪种猜想成立,丁组同学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和一些溶液,依次进行一下两个实验,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限选试剂:Ba(OH)2溶液、NaCl溶液、AgNO3溶液、Na2CO3溶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粘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试纸变色,溶液pH<7溶液中有HCl
步骤2: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溶液中有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封的充满空气的瓶里,可以在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最难启开的是(  )
A.木炭B.红磷C.蜡烛D.铁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分子:O2B.镁离子:$\stackrel{+2}{Mg}$C.2个氢原子:H2D.氧化铝:A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酒精灯,乙烧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填“a”或“b”)端,若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瓶.
(3)实验室可以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a(填“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还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反应完全停止后,若向回收二氧化锰,可以选择图中D(填标号)装置,理由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a端上铜丝变黑,玻璃棒a端下沉.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甲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B实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C实验a端铜丝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因此,如果有气体参与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有气体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一个乙分子一定由6个A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仪器①、②的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写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制该气体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会罩在碳酸钙的表面,是碳酸钙不能与酸接触,反应一会儿就停止,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B(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