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
                 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提出问题】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组合物质 H2SO4
NaOH
H2SO4
NaCl
 H2SO4
Na2CO3
 H2SO4
Ba(NO32
 NaOH
Ba(NO32
 Na2CO3
Ba(NO32
【记录和解释】(1)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①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请写出组合④的化学方程式H2SO4+Ba(NO32=BaSO4↓+2HNO3
【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应用】写出利用熟石灰鉴别化肥氯化铵和氯化钾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实验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硫酸钡Ⅱ.沉淀只有碳酸钡Ⅲ.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除Na+、Cl-外,还有NO3-、Ba2+(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玲玲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交流与反思】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NaNO3(写化学式).

分析 【记录和解释】(1)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会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硫酸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钡不会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应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
【实验1】根据碳酸钡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实验2】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解释与结论】根据各组反应后的生成物,以及生成物之间反应的反应进行分析;
【处理废液】根据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交流与反思】根据所有的钠盐、硝酸盐都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
【记录和解释】(1)氢氧化钠和硫酸会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硫酸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钡不会反应,所以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①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BaSO4↓+2HNO3
【实验结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所以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产生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应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实验1】碳酸钡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分析可知,清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②硫酸和氯化钠不会反应,
③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④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
⑤硝酸钡和氢氧化钠不会反应,
⑥碳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
废液混合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钠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不会转化成沉淀,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废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l-、NO3-、Ba2+
【处理废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交流与反思】所有的钠盐、硝酸盐都溶于水,所以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是NaNO3
故答案为:
【记录和解释】(1)①;
(2)H2SO4+Ba(NO32=BaSO4↓+2HNO3
【应用】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实验1】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实验2】稀硫酸;
【解释与结论】NO3-、Ba2+
【处理废液】碳酸钠溶液;
【交流与反思】NaNO3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提示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大多数可燃物在空气中就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由以上事实可以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猜想二: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的种类有关.(请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查阅资料】在规定的条件下,物质在氧气、氮气混合气流中,维持稳定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叫氧指数.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7%属易燃材料,27%≤氧指数<32%属可燃材料,氧指数≥32%属难燃材料.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氧指数.
可燃物红磷木炭蜡烛铁丝
氧指数0.5%4%4.5%5%~6%60%
【设计并实验】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由上表可知铁丝是难燃材料(填“易燃”“可燃”或“难燃”)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我们通常选择红磷燃烧而不选择木炭或硫的原因是木炭或硫燃烧后的产物为气体.
【反思与评价】
(4)如果一定要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只要对实验稍作改进即可,需要对实验改进的是将蒸馏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
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比蒸馏水好.
(5)即使这样的改进,根据上表数据可知:仍然没有用红磷燃烧好,原因是:木炭氧气含量在4%以下就不能燃烧了,而红磷仅仅到0.5%以下才不能燃烧,使得氧气反应更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实验室常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小王同学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二氧化锰的形状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温度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王同学用8mL3%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进行了如下实验(反应进行10s时,H2O2均有剩余);
 实验编号 温度℃二氧化锰的形状(均取0.4cm)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时间均为10s) 
  ①  20 颗粒状  a
 ② 30粉末状  b
 ③ 30颗粒状 c
 ④ 20粉末状 d
(1)欲探究温度对”双氧水分解快慢“是否有影响,应该比较a(或b)和c(或d)(填“a”“b”“c”或“d”)的大小;若粉末状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那么b(或d)>c(或a)(填“a”“b”“c”或“d”)
(2)其他条件相同,双氧水浓度可能会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相同温度下,取等体积浓度不同的双氧水分别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量形状相同的二氧化锰,比较10s内数据的氧气体积.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小王同学还是用了压强传感器测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他在8mL3%的双氧水中分别加入了0.03g,0.06g,0.08g,0.12g,0.24gMnO2.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曲线的斜率表征催化反应的速率).请你观察图,并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①一定范围内,二氧化锰用量越多,双氧水分解越快;
②一定范围内,质量不同的二氧化锰在双氧水浓度、量相同的情况下,对最终产生氧气的量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少量氢氧化钠可用石灰石、水、纯碱(Na2CO3)为原料制取,流程如下:

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色固体加入纯碱溶液后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Ⅱ.滤液中存在少量的Na2CO3,用适量氢氧化钙试剂可以去除该物质.
②为测定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实验都完全进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Ⅰ.要确定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需要的数据是AC
A.固体样品的质量
B.浓硫酸实验前后质量
C.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质量
D.所用稀硫酸质量
E.仪器D中氢氧化钠固体实验前后质量
F.稀硫酸质量分数
Ⅱ.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加进入C中.没有D装置对氢氧化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影响是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人类生存中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是BC(填字母).

(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SO2=Na2SO3+H2O.
(3)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消毒、杀菌;日常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加以鉴别.
(4)厨房里锅碗瓢盆应有尽有,其中砂锅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金属材料.用洗洁精洗油腻的锅碗,洗洁精所起的是乳化作用.做门窗的铝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填“小于”或“大于”)纯铝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B.
等质量的锌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
在一个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过量的硫
D.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稍有黑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表示:干冰CO2;碳酸根离子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铁架台;  b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A和C.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或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