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象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3)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是对玫瑰花生动的写照。我市苦水玫瑰远近闻名某同学用“玫瑰花瓣”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有关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 在酸性溶液中 | 在中性溶液中 | 在碱性溶液中 |
玫瑰花瓣 | 浅红色 | 红色 | 棕黄色 |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颜色变化是
A. 由浅红色变红色 B. 由棕黄色变浅红色
C. 由浅红变棕黄色 D. 由红色变棕黄色
B 【解析】 该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棕黄色,在酸性溶液中呈浅红色,所以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颜色变化是由棕黄色变浅红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浓盐酸的质量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为B.则A ___B(填“>”“=’’或“<’’,下同);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敝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溶质质量分数为B,则A___B;质量为A的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后测得其质量为B,则A____B
>>< 【解析】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为B.则A>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分数为A,敝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溶质质量分数为B,则A>B;锌置换出铜,附着在铜上,一个锌置换出一个铜。质量为A的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后测得其质量为B,则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浓盐酸挥发性,浓硫酸吸水性以及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将ag铁粉加到b g 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B.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bg
C. 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可能部分溶解 D. 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Cu,则滤液中只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D 【解析】 A、若滤渣中含有Fe,则硫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因此滤液一定呈浅绿色,该选项说法正确;B、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Fe+CuSO4═FeSO4+Cu, 56 6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大,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滤液的质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中的水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题文)(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 物(填“纯净”或“混合”);
(2)“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保护好各引水渠中的水源,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 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 ② 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
③ 在引水渠两岸植树 ④ 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3)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 轻度缺水 | 中度缺水 | 重度缺水 | 极度缺水 |
人均水量/(m3/a) | 1700~3000 | 1000~1700 | 500~1000 | <500 |
上述资料显示,北京属于典型的 缺水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你家中的节水办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1)混合物 (2)①②④ (3)极度缺水 用洗菜水冲洗厕所、使用节水龙头等 【解析】 (1)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的组成的; (2)对选项进行分析,选出保护好城市用水的正确做法; (3)中国北京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合计北京水资源总量为年37.24亿立方米,人均拥有366.8立方米/年. 解答:【解析】 (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中的水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地球上的水虽然储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________.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________和 ________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分之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 【解析】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9位;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章 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产物是否是二氧化碳 B.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C.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 先往试管内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A 【解析】 本题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将错误答案排除;A、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产物是否是二氧化碳,正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C、验满时,必须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不能滴入稀硫酸,因为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同步测试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红和小明同学在药品柜取用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盖附近“长”满白色物质。他们决定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白色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会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③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猜想假设)小红认为:白色物质全部是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你认为:白色物质还有可能是________。
(2)(实验验证)
他们取白色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标记为溶液A,以备实验使用。
①小红先取适量溶液A,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小红由此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__。
②小红经过思考后,再做实验:取适量溶液A,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再次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但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仍然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__。
小明认真总结了小红的实验,也取适量的溶液A,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自己猜想正确。
(3)(反思拓展)
①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小红、小明把废液统一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发现溶液呈红色,于是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变为无色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酚酞外,还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杂质去除: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选择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溶液。
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盐酸量少,加入的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也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NaCl氢氧化钙 【解析】 【解析】 【猜想假设】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当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时,白色粉末是碳酸钠,所以猜想三是:碳酸钠;【实验验证】①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小红的实验结论不正确;②小红经过思考后,再做实验:取适量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