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食品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往少量天然水滴入几滴肥皂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天然水是软水。

(3)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进入新装修的房间会嗅到甲醛气味,这体现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4)人们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进行移动支付、防伪溯源、问卷调查等。二维码贴纸一般用PVC不干胶制作, PVC[(C2H3Cl)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A. 氧化钙与水反应 B. 镁与盐酸反应

C.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 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物质

用途

性质

A

干冰

作制冷剂

易升华

B

氮气

用作保护气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氧气

用于发射火箭

可燃性

D

稀有气体

制霓虹灯

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氨是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氮肥的使用促进了粮食增产。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1)研究表明:氨气与氢气可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下图是合成氨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催化剂)

(2)如下实验装置:

①实验室可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可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的________(填“A”或 “B”),若用C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此时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大量氨气泄漏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某同学设计D、E两种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最优的是____(填 “D”或“E”)装置,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当玉米粒加热至204℃时转变为爆米花,体积膨胀了好几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玉米粒里的各种分子变大了

B.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各种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C.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分子可能有发生化学变化

D.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各种分子间的距离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初三化学学习小组开展以下探究。(1)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用_____(填标号,下同),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可用______,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用_____。

a.AC组合 b.BD组合 c.BE组合

②如图所示是方方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

(2)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盐酸的质量相同且足以把金属完全消耗)。

实验编号

金属

盐酸的质量分数/%

温度/℃

金属丝消失的时间/s

1

铝丝

5

20

450

2

铝丝

8

20

t

3

铝丝

10

20

240

4

铝丝

10

30

65

5

铁丝

10

30

125

①上表中还要注明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

②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实验1、2、3的目的是_____;在实验2中,铝丝消失的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是_____。

④为了比较盐酸与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除了用金属丝消失的时间作为观测指标外,还可以选择___。

⑤由实验_____(填实验编号)可知,温度对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

⑥实验4、5说明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与金属的种类有关,通过这两个实验可知铝的活泼性比铁____(填“强”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操作④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

(2)若操作③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配制好的溶液要装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请在如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为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

(2)铜离子(Cu2+)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

(3)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性;

(4)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变绿色,即生成了“铜绿”(化学式:Cu2(OH)2CO3)。

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选填实验编号甲、乙、丙、丁)

(5)某兴趣小组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制取纯铜。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分析评价)

①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②步骤Ⅳ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_____(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________(答一点)。

(拓展探究)在方案一中,小明和小丽分别取24克氧化铜,用CO还原,小明得到19.2克红色固体,小丽得到20.8克红色固体。为什么两人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不相等?

查阅资料:

Ⅰ.CO还原CuO时也可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

Ⅱ.Cu2O+H2SO4(稀)=Cu+CuSO4+H2O

他们分析推断:

④一致认为________(填“小明”或“小丽”)的产物中肯定含有Cu2O;

⑤用CO还原4克CuO得到红色固体a克,若红色固体为Cu和Cu2O的混合物,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⑥可以用简单的实验验证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请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

(6)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3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表。试求: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①m=____________。

②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③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④在坐标系中画出生成氢气总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关系的图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