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活泼,纳米鉄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合理均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大理石(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或CO和CO2)(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使地球气温保持在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合理均可) (举一例).

分析 (1)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2)纳米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解答;
(3)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解答;
(4)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功与过进行解答即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功与过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
(1)
①氧气和一氧化碳都由元素组成的,故填:元素;
②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
(2)
①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故填: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
②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隔绝氧气可以灭火;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可以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使其与氧气接触;
(3)
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若是制取二氧化碳,则使用的固体药品是石灰石,故填: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大理石;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不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4)①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式是:CO;
②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能使地球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
答案:
答案:
(1)①元素  ②分子  
(2)①3Fe+2O2 $\frac{\underline{\;点燃\;}}{\;}$ Fe3O4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合理均可)
(3)①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大理石       ②物理变化
(4)①CO(或CO和CO2)     ②使地球气温保持在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合理均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性质与用途B能源与资源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氮气不活泼--食品保护气
沼气、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石油--是有机物,开采出来直接用作燃料
C化学与环境D化学与生活
施用化肥--越多越好
减少“白色污染”--研制和推广易降解新型塑料
大米、花生霉变--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
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失去活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小组同学对中和反应进一步探究.同学们分别测定了稀H2SO4和NaOH溶液的pH(20℃),其中NaOH溶液的pH大于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如图2是利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混合液的pH的变化情况,并借助计算机绘制出了混合液中pH变化的曲线.R点显示混合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此时稀H2SO4过量.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选用pH计而不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pH计使用方便,可随时测出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碳酸钡和硫酸钡.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BaCl2;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2CO3; 猜想④: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若现象a只有白色沉淀,则猜想①成立;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③④可能成立;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则猜想④成立,若沉淀全部不溶解,则猜想②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
C.碳酸钠和稀盐酸D.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B.硝酸钾C.食盐D.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铁架台;
(2)写出A装置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要制取氧气并测定体积,需将上述A、B、C装置进行组装,则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d→c→b;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4)将产生的氧气分别通入D、E装置中,观察到D中的白磷燃烧,E中白磷不燃烧.这一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必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沼气是当今已开发和使用的最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资源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1)沼气的生产和点燃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2)打开沼气灶的开关,沼气能自动喷出,从气压的角度分析是管内产生了大量沼气,使管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3)沼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水蒸气等.
沼气略带臭味,你认为臭味可能来自硫化氢
(4)从安全方面考虑,使用沼气一定要防止沼气中混入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
B.
液体的pH值由低到高
C.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
D.
常温常压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弱到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