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B.烧碱属于碱,故纯碱也属于碱
C.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故黄铜比纯铜硬
D.氢氧化镁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遗多

分析 A.根据碳单质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
C.黄铜是由铜和锌的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
D.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

解答 解:A.金刚石虽很硬,但石墨却很软,故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C.黄铜是由铜和锌的合金;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故正确;
D.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中的常用的思维方法--推理,属于易错题型,推理法是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领域,要细心,符合事实、规律,不要盲目推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既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和一种常见的单质气体.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漂白粉制取的研究】
有人提出可以利用海水(含NaCl)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该方法流程如图1:

(1)⑤中的反应是2Ca(OH)2+2Cl2═CaCl2+Ca(ClO)2+2X,X的化学式为H2O,其中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2)实际工业生产中,反应⑤的反应物Ca(OH)2最好用石灰乳,(填“饱和石灰水”或“石灰乳”)并不断搅拌.
【定性研究】
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猜    想】
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CaCO3
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成立
②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少量品红溶液.红色变浅或消失.
【定量研究】
已知漂白粉有效成分能与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CaCl2+2Cl2↑+2H2O,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
【资料】Cl2能溶于水,但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性非常小.实验条件下Cl2的密度为3.17g/L.
【实验探究】
(3)甲同学准确称取0.5g漂白粉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如图2A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收集到89.6mL食盐水.据此计算,此样品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过程中,保留3位小数,结果精确到0.1%)

(4)在读取量筒的刻度数时,应注意①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应齐平;②装置内气体应恢复至室温;③B、C两仪器内的液面应齐平.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此装置存在着明显的不足:ABC(填序号)
A没有考虑到盐酸占据的体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B没有考虑到残留在导管中的液体和导管本身的体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C没有考虑到氯气中可能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D没有考虑到氯气中可能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
(2)利用新能源发电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请举1例).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4)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一条即可)B.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5)“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做法:随手关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尼泊尔地震发生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  ②自然沉降  ③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物质的种类B.物质的总质量C.元素的种类D.原子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的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它在空气中易与水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氧气.
(1)诸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变质后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加入足量水,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该水溶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化学是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提出问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5H2O═CuSO4•5H2O.
【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及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向盛有无水硫酸铜的试管中滴加少量蒸馏水
观察到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无水硫酸铜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2)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省略)
现象与(1)相同此实验中发生的两个变化是:
①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②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以上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①中无新物质生成,②中有新物质生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3)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并将两管中的气体分别通入无水硫酸铜中
观察到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1)、(2)和(3),可以得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蒸馏;
(2)写出一个有水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3)请你举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洗菜水浇花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物质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4H2O.已知6.4gM完全燃烧生成8.8gCO2,现有下列推断:①M由C、H两种元素组成;②M中H的质量分数为12.5%;③6.4gM燃烧还生成了3.6gH2O;④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