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部分浸入水中 B.硝酸钾结晶

C.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D.海水晒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泄漏。

(1)核泄漏中含有碘—131粒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电子层数为______层;碘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核电站机组冷却产生的核污水从裂缝渗入海里,东电公司采用“水玻璃”封住渗漏层,“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Na2SiO3)。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举例是掌握化学规律的重要方法。针对下列化学规律所举示例中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规律

示例

A

结构决定性质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B

性质决定用途

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做燃料

C

性质决定鉴别方法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D

现象决定本质

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难溶的碳酸钙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7 g,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42.5 g,并得到不饱和溶液274.5 g。则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7%

B.34%

C.20%

D.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按正确量使用亚硝酸钠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若胃液的pH超出了0.9--1.5 的范围,则人的身体状况一定出现了异常

D.若硫酸铵结块,一定不要 用铁锤砸碎,以免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心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质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心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 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 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

(1)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在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在实验室用模拟工业炼铁。回答下列问题:

(1)CO使氧化铁转化为铁,是炼铁最重要的反应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装置末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_____2.8g(填“>”或“<”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