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CO2能灭火,故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C、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某物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二种元素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分析;
C、根据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解答;
D、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解答.
解答:解:
A、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故错;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是正确的,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故错;
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
D、物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蒸气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该物质,故对.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类推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金刚石切割玻璃
B、氧气支持呼吸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石墨做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制氮肥
B、氧气在发射火箭时做燃料
C、水可以开发成能源
D、活性炭能将硬水变成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说明瓶内原有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次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出了四种仪器的名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量桶B、坩锅
C、椎型瓶D、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质量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5%)分别为:(a)不加任何物质,(b)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则放出氧气的质量(纵坐标)和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李航同学将瓶装矿泉水滴在玻璃片上,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如图).待水分消失后,可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斑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斑点说明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
B、矿泉水是一种混和物
C、矿泉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D、矿泉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有产生气体、出现沉淀等现象,所以凡是有气体、沉淀出现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既包含物理变化,又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B、铁铸成锅
C、蜡烛燃烧D、冰雪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