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编号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mL)
锌的形状
(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20%锌粒31.7
20%锌粉50.9
30%锌粒61.7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氢气应从
 
(填字母)管通入.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4)分析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锌粉比锌粒的反应速率快,②
 

(5)如表是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第6分钟
H2的体积3.1mL16.7mL11.9mL9.6mL7.6mL6.0mL
分析数据:锌与硫酸反应开始时由慢变快,然后又由快变慢.其中由快变慢的原因是随反应进行硫酸的浓度减小,开始时由慢变快的原因是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量气装置,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为测定所收集氢气的体积,则需要采用液体等量代换的方式,因此可以选用右图这样的装置,短进长出,让里面的水等量流到量筒内,通过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判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
(3)对比四个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选择合适的对比组;
(4)通过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的快慢得出结论;
(5)根据金属表面有氧化膜分析原因.
解答:解:(1)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因为氢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通过压强的变化利用排水法把水压入量筒内,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故进气管是短管b,水从a排进量筒;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其中的锌的状态保持不变,选择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看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可以选择①③(都是锌粒);
(4)通过①③(都是锌粒,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可以看出: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由于金属表面有氧化物,反应开始时,硫酸与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先反应,等氧化物反应完,反应开始变快,因此开始时由慢变快;
故答案为:(1)Zn+H2SO4=ZnSO4+H2↑; (2)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b;
(3)①③;(4)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5)反应开始时,硫酸与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先反应.
点评:本题以影响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为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了反应物浓度、颗粒的大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注意控制变量的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氯化钠 NaCl
B、氧化铝 AlO
C、氢氧化铁 Fe(OH)3
D、硫酸铜 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假设石灰石中的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小红、小刚和小明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小刚认为废液中溶质是CaCl2和CaCO3
小明认为废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小红认为小刚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她从废液缸中取少许上层清液(下称“废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小红认为她的猜想正确,你认为她的观点
 
(填“正确”或“不正确”).
小明也取少许废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看到的现象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结论: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交流与讨论】(1)小明又取少许废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反应现象是
 

A.只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B.只有白色沉淀析出
C.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气泡           D.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2)若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 (y)如图1所示.图中纵坐标(y)表示
 
(填“生成气体的质量”或“生成沉淀的质量”).
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离子OH-CO32-Cl-
Na+易溶易溶易溶
Ca2+微溶不溶易溶
(3)小刚也取少许废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发现有少量白色的沉淀产生,他认为所用NaOH溶液可能变质,该白色沉淀是CaCO3;根据上述物质的溶解性表,你认为该白色沉淀还可能是
 

Ⅱ.定量探究
为了分析废液里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
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0.44g (不考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0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废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只写结果)
(2)废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3分)
【交流与反思】若要想使废液只有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释放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填名称).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李虹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倪霞同学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
 
(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  A.牙膏      B.食醋      C.肥皂水    D.烧碱       E.苏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
 
(只写一种).
(3)若反应后B试管中质量减少1.6g,C试管中质量增加4.0g,则生成铜的质量是
 
,若计算参加反应的CuO质量是依据
 
(选择填空:B试管减少量或C试管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Ca、C、S、H、O 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钙离子
 
;②三个水分子
 
;③硫化氢中硫显-2价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只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①作为燃料,产物只有水的气体是
 
; ②可作干燥剂的是
 

③无味有剧毒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室温约20℃时,取三小块大小相近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编号A、B、C.将A放在石棉网上,B用纸松松地包起来,也放石棉网上,C放在铁片上.观察发现:A先冒白烟后起火燃烧,B最先起火燃烧.C只冒白烟未起火.分析上述现象异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E物质的知识网络,E物质是海洋中最多的一种物质,C物质的组成元素与E完全相同,D物质存在于汽水中,B物质是一种单质,具有助燃性;A物质组成元素中含有金属元素(注意: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给出).
(1)写出C和D的名称:C为
 
;D为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2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2)20℃时,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20℃时,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
 
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pH=13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组不可能是(  )
A、Na+   NO3-    K+    Ba2+
B、Cl-   Ba2+   Ca2+   NH4+
C、SO42-  Cl-    K+    Na+
D、Na+   K+    CO32-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