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化学用语可准确、规范地表示微观粒子、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分子2N2;②氦气He;③硫酸铁Fe2(SO43;④2个铵根离子2NH4+
(2)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将铜片在空气中加热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②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2HgO$\frac{\underline{\;\;△\;\;}}{\;}$2Hg+O2↑.

分析 (1)①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②根据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进行分析;
③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④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2)①根据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②根据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1)①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
②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化学式为He;
③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SO43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铵根离子表示为2NH4+
(2)①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②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frac{\underline{\;\;△\;\;}}{\;}$2Hg+O2↑.
故答案为:(1)①2N2
②He;
③Fe2(SO43
④2NH4+
(2)①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②2HgO$\frac{\underline{\;\;△\;\;}}{\;}$2Hg+O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 R3+核外有n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m-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
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t1℃时,a、b的溶解度都是20g.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不能(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cba(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c(填写物质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模仿教材中实验,分别用如图1所示四个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烧杯和集气瓶中液体为水)
(1)用A装置实验,一切操作规范,但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不能使瓶内外形成气压差;
(2)图2是同学们对装置B的改进实验.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水,再按图2连接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ACD(填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减少集气瓶空间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D.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3)同学们没有用装置C进行实验,他们认为,使用该装置实验,无法得出氧气体积的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理由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4)同学们用D图进行实验时,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通过化学学习知道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只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氧化镁MgO氯化镁MgCl2氮化镁Mg3N2硝酸镁Mg(NO32
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他们认为不可能生成氯化镁,理由是空气中不含氯元素.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猜想,他的实验方案是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一个文字表达式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
[实验反思]①用D图进行实验,则测得的氧气的含量会>$\frac{1}{5}$(填“>”,“<”或“=”).
②已知m克MgO和Mg3N2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6克,则m的取值范围是8.3克<m<1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1)过滤池的作用是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2)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把每年的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水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D(填序号).
A、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B、清澈、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3)如图2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Cl2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将如图所示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胶头滴管;
(2)给物质加热时,需要用酒精灯;
(3)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量筒;
(4)能被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向含有3.4g过氧化氢的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可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3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则: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H2O2、H2O、O2
(2)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4)细铁丝在丙中燃烧,预先要在瓶底留些水,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物质世界充满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水分蒸发C.甲烷燃烧D.铁丝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