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为了不浪费氧气, 立即收集
B. 加热时,先预热, 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 固定试管时,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 固定试管时,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A 【解析】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此时气体中会混有空气而不纯,应等到气体连续不断地冒出时,再收集。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 跳楼逃生 C. 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可燃物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A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 试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可燃物,蚊帐燃烧具备了燃烧具备的条件, (2)寝室内着火,如打开门窗,空气流通致使氧气量增加,会导致火势更猛, (3)寝室着火后不要慌张,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如快拨“l l 9”,及时组织同学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有序逃离,不能等靠,更不能跳楼, (4)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下图是稀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
(2)由此推出此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碳酸氢根离子(HCO3—)在一定条件下,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和盐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解析】 (1)从微观角度上看一个H+和一个HCO3-反应生成一个H2O和一个CO2;(2)在一定条件下,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和盐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里常用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________种;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三 物理变化 【解析】 试题实验室里常用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加热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和分解过氧化氢;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与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则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逐滴加入双氧水 B. 加水稀释 C. 减少双氧水的用量 D. 降低温度
C 【解析】 【解析】 A、逐滴加入双氧水,会控制反应速率,但生成氧气的总量不变,故A能到达目的; B、加水稀释可以使双氧水的浓度降低,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故B能达到目的; C、减少双氧水的用量只能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而对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故C不能达到目的; D、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故D能达到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5.3金属防护与废金属回收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文)废金属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金属物品等。
冶金工业金属加工业形成的金属碎屑和碎块以及日常生活中锈蚀和报废 【解析】 金属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回收利用意义重大。废金属主要指冶金工业,金属加工业形成的金属碎屑和碎块,以及日常生活中锈蚀和报废的金属物品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5.3金属防护与废金属回收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B. 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
C. 可以减少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D. 可以节约宝贵的金属资源
A 【解析】 A、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虽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故选项说法错误;B、回收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故选项说法正确;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D、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 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C. 鉴别溶液和
溶液
D. 探究的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电解水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C.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实验剩余的药品可以放回原瓶或随意丢弃
C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错误;B、电解水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错误;C、酒精易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防失火,正确;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或随意丢弃,应放入指定的容器,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