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②两个氮原子_____;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④四个碳酸根离子____。
(2)①在符号“”中H正上方的“+1”表示_____,②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
【答案】O 2N 3SO2 4CO32﹣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解析】
(1)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氮原子就是在氮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表示为:2N;
③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就是在二氧化硫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3,表示为:3SO2;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四个碳酸根离子就是在碳酸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4,表示为:4CO32﹣。
(2)①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在符号“”中H正上方的“+1”表示在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H右下角的“2”表示在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电解水实验。
(基础实验)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
(1)打开管a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理论上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实际测定结果却往往大于2︰1。这是为什么?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1L水中最多能溶解约31mL氧气、18mL氢气。
(探究实验)分别选用不同的电极材料进行电解水实验,3分钟后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极材料 | 铜丝 | 铁丝 | 保险丝 | 电阻丝 |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 7.7︰3.3 | 6.5︰3.2 | 6.9︰2.9 | 7.3︰3.4 |
(实验分析)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铜丝作为电极时,测得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最接近2︰1
C选用不同的电极材料进行实验,可能影响测得的气体体积比
D氢气与氧气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可能影响测得的气体体积比
(拓展延伸)该小组同学用氯化钠代替氢氧化钠加入水中进行电解水实验,结果发现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呈黄绿色,已知该气体是一种单质,请完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H2↑+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a、Cl B.O、S C. F、Cl D. 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选用 碳、氢、氧、氮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1)从人类生存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
(3)氨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干冰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冶金工业的气体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
(5)常见的一种碱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装置(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来制取,用装置_________来收集,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集气瓶中存放的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若检验氧气是否充满集气瓶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是置换反应的是( )
A.CaO + H2O = Ca(OH)2B.H2CO3 = H2O + CO2↑
C.Fe + CuSO4 = FeSO4 + CuD.3 CO + Fe2O3 2Fe + 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①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B. ②试管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具有还原性
C. ③烧杯内壁上有无色液滴出现,生成物是水
D. ④将稀盐酸倒入烧杯后,有气泡产生,天平失去平衡,质量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二氧化锰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 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同
C.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 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