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的仪器名称酒精灯.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长颈漏斗应放的物质是稀盐酸,锥形瓶中应放的物质是大理石或石灰石.
(3)要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E,使用该发生装置时,还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
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序号)
②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分析 酒精灯方便加液体药品,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解答 解:(1)酒精灯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AE;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故答案为:B;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
(3)从A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最好方法是降温;
(4)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5)依据图中信息,区分A、B两种固体物质的实验方法是取100g20℃的水,分别加入两种固体物质,溶解的质量多的是B固体,溶解的质量少的是A固体(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请回答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化学问题:
(1)用炭黑制成的墨汁书写的字画能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2)氢氟酸(HF)可用来在玻璃(主要成分:(SiO2)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R,则R的化学式为H2O
(3)铁可以拉成铁丝,说明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延展性,请写出防止铁丝生锈的一种方法在铁丝的表面喷漆、涂油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DF,属于纯净物的是BCEGH.
A、空气 B、氮气 C、冰水混合物 D、矿泉水 E、二氧化碳 F、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G、蒸馏水 
H、冰水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甲烷④一氧化碳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③;
(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①;
(3)可用于金属切割的是②;
(4)生活中常说的“煤气中毒”中的“气”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化学反应CuO+CO$\frac{\underline{\;加热\;}}{\;}$CO2+Cu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
A.只有CuB.只有Cu和CC.只有C和OD.Cu、C和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未,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写两点). 
(3)经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净水!她的说法是否正确?不同意,理由是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若要制取纯净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氧气、二氧化硫、氮气、氖气等四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
(1)可用于炼钢、气焊的是氧气(2)可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的是氮气
(3)充入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的是氖气(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BD(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