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做电极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浓硫酸作干燥剂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石墨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因此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一人.下列有关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B.青蒿素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
C.青蒿素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
D.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
第1~6滴有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I.氢氧化铜在温度70℃-80℃时可分解生成氧化铜;
II.四羟基合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如分解则会生成氧化铜是黑色固体,而蓝色沉淀消失后是形成亮蓝色溶液.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同学们用氢氧化铜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沉淀不溶解,液体仍为无色猜想一错误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入到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充分振荡固体溶解,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二正确
【结论与反思】(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OH)2=Na2Cu(OH)4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蓝色沉淀逐渐变为黑色.
(3)写出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敏发现家中炒过咸菜后未及时清洗的铁锅,比洗净未擦干的铁锅更易生锈.难道是在有盐存在的条件下铁生锈的速度加快了吗?小敏针对问题展开了探究.
(1)铁生锈的本质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的结果.
【提出猜想】有盐存在的条件下,铁生锈的速度会加快吗?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加入食盐的蒸馏水,并分别放入洁净无锈的铁钉,浸入一半,静置一段时间 放入食盐水的铁钉先生锈,且生锈多 盐能加快铁生锈的速度 
(2)工业生产中用稀盐酸除去铁质器械表面的铁锈,请写出除锈的化学方程式6HCl+Fe2O3═2FeCl3+3H2O.
【进一步探究】铁生锈的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设计】小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
(3)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A瓶铁钉表面先出现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4)铁生锈的速率还与氧气浓度有关.
【进一步猜想】(5)你认为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温度(合理均可)(填一种即可).
【拓展与延伸】在查阅资料后,小敏设计了一组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及有酸存在条件下铁生锈的情况.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实验条件 放置条件 实验现象 
 1 潮湿的空气密封半浸入蒸馏水中  生锈多
 2除去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 密封半浸入蒸馏水中   生锈少
 3潮湿的空气 密封半浸入滴有少量稀盐酸的蒸馏水中  生锈最多 
(6)分析以上实验,二氧化碳会促进铁的生锈,请结合以上实验和你学过的知识大胆分析其原因,你的分析是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除去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比潮湿的空气生锈少,而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实验1、2均具备,从而说明二氧化碳会促进铁生锈.
(7)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以上实验中得到的信息有(答一点即可):酸能更快促进铁生锈(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汽油溶解油污
B.活性炭净水;铁生锈
C.烧碱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高炉炼铁
D.石灰浆涂抹墙壁变硬;浓硫酸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实验探究让化学更具魅力,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1)同学们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后,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处理:过滤,取滤液于烧杯中,逐滴
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纵坐标(y)
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03↓+2NaCl,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2)如图2所示,一同学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小气球鼓了起来.请写出符合这一现
象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Zn+2HCl=ZnCl2+H2↑;
②化合反应CaO+H2O=Ca(OH)2
(3)将(NH42SO4和Na2CO3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加热,发现有气泡产生且闻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气体成分产生兴趣.
【查阅】CuO和NH3加热时发生反应:2NH3+3CuO$\frac{\underline{\;\;△\;\;}}{\;}$N2+3Cu+3H2O
【猜想】猜想一:气体是CO2   猜想二:气体是NH3猜想三:气体是NH3和CO2
【讨论 ①猜想一肯定不正确,理由是CO2无刺激性气味;
②因Na2CO3溶液呈碱(填“酸”或“碱”)性,故有NH3产生.
【探究】为确定气体成分,设计如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①实验后,取少量A中固体,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其中含CO2
②B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证明含有NH3
③根据探究结果,写出(NH42SO4和Na2CO3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H42SO4+Na2CO3═Na2SO4+H2O+CO2↑+2NH3↑;
④若B装置连同固体质量减轻4.8g,则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5.4g.
【反思】(1)实验测得装置C增加的质量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装置C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氨气也是污染物,在C装置后连接图4装置,以吸收尾气中未参加反应的氨气.干燥管的作用是B(填序号)
A.防止氨气逸出    B.防止液体倒吸    C.防止盐酸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试管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压破试管底部(合理均可);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CD(选填序号);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C(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用图5中B装置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6)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b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
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K装置.
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H装置.
④若用G装置给病人输氧气,则c管接病人的鼻子.(填导管口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溶液配制:
(1)用50ml  30%的H2O2溶液配制5%的H2O2溶液.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
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bde.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
气体制备:
(2)用配制好的5%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
你将选择如图1中的B (填 A或B)装置作为该反应的发生装置,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待反应结束后同学们回收了混合物中的MnO2,实验操作为过滤、洗涤 和干燥.
性质实验:
(3)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分别把点燃的木炭放入装有空气和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对比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氧气的浓度;
②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引燃后,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一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图二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H2.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反应②的现象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