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加热高锰酸钾方法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浅蓝色火焰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故答案为:(1)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2)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3)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B.FeC.ND.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A、B、C、D、E分别表示铁丝,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和常见氧化物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其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友情提示: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稀盐酸反应)
(1)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或其溶质)的化学式;
(2)B和过量的A反应的现象是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①CaO+H2O=Ca(OH)2,伴随的能量转化为②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实验中,小红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金属锌中,结果发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 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
【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①用图II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
将管口a与b(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想通过检验燃烧的产物验证气体是否为氢气.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填写操作),观察到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水雾)现象,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锌和氢氧化钠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锌酸钠(Na2Zn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NaOH═Na2ZnO2+H2↑.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若收集到的氢气不纯,点燃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B(填序号).
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 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C. 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点燃蜡烛,观察燃烧时的变化及火焰: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现象:处于火焰最外层的两端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填名称)
再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干燥烧杯内壁有小水珠产生,另一个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图1回答相关问题:

 (1)请在图1中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图2表示的是Al3+(填符号);
(3)根据如图1可以总结出: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请写出1条: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2011年9月12日,中国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2)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3)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