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时马上打开门窗B.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C.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开启电灯检查燃气是否泄漏

分析 A、根据打开门窗,会使氧气更充足,进行分析判断.
B、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
C、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电灯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燃烧和爆炸知识是化学考查的热点,本题的实际指导意义大,了解灭火的原理与方法、防止爆炸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体积读数 B.熄灭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45.
(2)B、C二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核内质子数相同,其中属于离子的是C.
(3)由于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
(2)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如果选用C收集,则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图2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
①A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红磷不足(写出一点);
②B实验蜡烛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蚕丝织布B.稻草造纸C.冶炼金属D.使用火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
(2)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分子、原子、中子
(3)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质子和中子
(4)质量最小的粒子是电子
(5)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图):

某同学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结论1:E不可能是氧化物.不正确,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
结论2: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不正确,因为它的反应物不是一种物质.
结论3: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正确,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食盐是由离子构成的;铜是由原子构成的;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
(3)用化学用语表达:碳酸硫酸根离子SO42-; 5个氮分子5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图,并试验O2的性质.
(1)请改正图中的错误.
①导管刚好露出橡胶塞即可;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高锰酸钾受热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②④⑥①⑤⑦③.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    ②检查气密性    ③熄灭酒精灯    ④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⑤收集气体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从水中撤离导管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其作用是使铁丝与氧气充分接触;要等火柴将要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原因是防止火柴棍燃烧消耗氧气,使氧气不纯,铁丝不能燃烧.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里预先要装入少量的细沙或水,原因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化学是在分子、原子  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变化一般可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唯一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