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氯的相关信息和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B.镁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D.镁与氯元素的原子可按1:2形成化合物

分析 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 解: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所以氯原子的核外有17个电子,故正确;
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2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故正确;
C.由镁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故错误;
D.在化合物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二者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即镁与氯元素的原子可按1:2形成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氧元素与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外电子数不同
C.在化合物KMnO4和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符号Cl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闻药品的气味
D.
读取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X=Sb2O5+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O2B.O2C.H2D.H2Sb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空气中,主要与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碳-氧循环”有关的气体是(  )
A.O2和CO2B.H2O和CO2C.O2和N2D.CO2和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锈在稀硫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气体比固体易压缩--气态时分子间有间隔,固态时没有
D.电解水时,产生氧气和氢气--水中含有氧分子和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变成黑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多余的CO(或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
(3)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噗,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