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盐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向一盛有硫酸钠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在这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SO4=2NaOH+BaSO4↓,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入,烧杯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增加的离子是氢氧根离子.从开始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正确的图象是A.

分析 根据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向一盛有硫酸钠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在这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SO4=2NaOH+BaSO4↓,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入,烧杯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增加的离子是氢氧根离子.从开始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当硫酸钠完全反应时不再增加,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正确的图象是A.
故答为:Ba(OH)2+Na2SO4=2NaOH+BaSO4↓,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A.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变化过程中,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氢氧化钠长期置于空气中变质
C.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降温D.小苏打在做馒头时用作发酵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模拟炼铁,并将得到的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收集,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加入硬质玻璃管中,其它容器中各加入适量试剂(如图所示).
(2)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和K2,打开K1,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排除装置内的空气,此时装置存在的缺陷是一氧化碳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3)继续通CO,在出口M处将气体干燥并用小试管收集后检验气体纯度,待装置内气体纯净后,打开分液漏斗开关K,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使液面没过导管下端,关闭开关K,点燃酒精灯,装置A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当装置C中的现象是不变浑浊时,说明装置B中的反应是充分的,立即关闭K1,打开K2,此时装置D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小濮同学用A和         (填D或E)的组合可以制取较干燥的O2,写出实验室制取这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小尓同学选用B、C组装制取和收集O2的装置,下列是该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
是C.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预热试管,后集中对药品加热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4)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的气体.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高锰酸钾固体和盐酸混合在常温下制取了氯气,他们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不能选用C的原因是:氯气可溶于水,若选用F装置收集氯气,应从a(选填“a”或“b”)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M是一种金属元素,M+与其它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
OH-CO32-Cl-SO42-NO3-
M2+难溶难溶易溶易溶易溶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
A.M+HClB.MSO4+Ba(NO32C.M(OH)2+NaClD.MO+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2)水沸腾时可将烧水的壶盖顶开,用微观观点解释其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3)工业上可以Cl2与NaOH溶液作用制取漂白粉:Cl2+2NaOH═NaCl+NaClO+H2O.与此类似,可用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反应来制取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古希腊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个学说: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水、土、火和空气”四种基本成分组成的,也称“四元素学说”.十八世纪末,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及通电分解水能产生氧气和氢气,该学说被彻底否定.
(1)从现代物质组成的理论看,在水、土、火和空气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水,属于混合物的是土、空气,火(填“属于”或“不属于”)不属于物质.
(2)从化学变化的理论看,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成分是元素,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水的知识,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大多不是纯水B.土壤污染能够引起水体污染
C.河水中含有的都是不溶性杂质D.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对于化学反应: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