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时,应 (填“先”或“后”)点燃酒精灯,应 (填“先”或“后”)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3)该实验有缺陷,改进的方法是

【答案】(1)红棕色变成黑色,3CO+Fe2O32Fe+3CO2

(2)后;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3)燃烧多余的CO(或处理尾气等)

【解析】(1)一氧化碳可以把氧化铁还原成铁,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看到红棕色变成黑色,故填:红棕色变成黑色,3CO+Fe2O32Fe+3CO2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了防止一氧化碳爆炸,在和氧化铁反应时要先排尽装置中的气体,然后再加热,故填:后;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3)因为CO有毒,且也不会澄清石灰水反应,所以缺乏尾气处理.需要将其点燃处理.故填:燃烧多余的CO(或处理尾气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含有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

C.医疗上用纯酒精作消毒剂

D.生活中用含有NaOH的清洁剂去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NH3).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A.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 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氮方法.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康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知识:

①氨的物理性质:

②氨的化学性质:

③氨的制法(写化学方程式):

④氨的用途:

(2)根据氨生产硝酸的三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B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②对于C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氮(一种大气污染物)尾气,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3)你认为合成氨中氢元素主要来自原料中的

(4)从合成氨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与灾难,有同学提出如下看法:化学新技术给人类进步带来了贡献,也带来了灾难.可见发明化学新技术对人类并没有实际意义.你是否同意此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泼性N>M

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n个氢气分子

(2)三个亚铁离子

(3)锰酸钾的化学式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硫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的是(

A.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C.缺铁会引起龋齿 D.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B.30℃时氯化钠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C.10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10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D.20℃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20℃时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生石灰投入盛水的小烧杯中,烧杯很快发烫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向溶有CO2的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D.镁带燃烧发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