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可得出( )
A.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C.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不发生改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果用“”表示H原子,用“”表示Cl原子,则如图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______(填 “纯净物”或“混合物”)。图示的这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图,请将下列带点的部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的氮气_____。
(2)镁条燃烧时与空气中氧气反应_____。
(3)镁条燃烧时还能与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中氮元素显一3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发现家里的铜质水龙头表面出现了一层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层锈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并对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种黑色固体。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提出猜想)该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作出以下猜想:
①可能是碳;
②可能是氧化铜;
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他猜想的依据是_____,且碳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
(实验探究)实验Ⅰ:按下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图中夹持装置省略)。
实验Ⅱ:为验证猜想,他做了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及结论)
实验Ⅰ中: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的依据是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物中有_____生成。
实验Ⅱ中:因为黑色粉末溶逐渐消失且_____,所以猜想②正确,故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及结论分析可知,铜质水龙头生锈过程中与水、二氧化碳、_____有关。
(实验反思)为了防止铜质水龙头生锈,通常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
(拓展应用)依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及所学酸碱盐的知识,该同学认为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铜质水龙头表面的锈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 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氧气与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 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下图 A、B、C、D、E、F、G 为七种初中常见物质,C 为黑色粉末,E 工业上用于玻璃的生产。(图中“—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E:___________;
(2)C 与 D 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 转化成 G 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
B.氦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C.硫酸用于制药物
D. 硝酸用于铅蓄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广西南宁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及描述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C.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主要目的是:加快蒸发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