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甲烷、B.生石灰、C.食醋、D.碳酸钠、E.氢氧化钙、F.二氧化碳、G.氢氧化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    
(2)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B;
(3)厨房调味品中pH小于7的是C;     
(4)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D;
(5)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碱E;
(6)光合作用中吸收的气体F.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食醋显酸性,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碳酸钠,氢氧化钙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碱,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用作食品干燥剂.
(3)食醋显酸性,是一种厨房调味品,其pH小于7.
(4)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碳酸钠.
(5)氢氧化钙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碱.
(6)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中吸收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A;(2)B;(3)C;(4)D;(5)E;(6)F.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A、B、C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含有共同的元素,该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中A 是建筑上常用的材料,B是氧化物,C物质微溶于水,其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三种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图.
(1)B的化学式CaO.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写出C物质的一条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3)写出C生成A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2H,2个水分子2H2O,2个钾离子2K+,正四价的氮元素$\stackrel{+4}{N}$,2个碳酸根离子2CO32-,硫酸铵中硫元素为正六价${(NH}_{4})_{2}\stackrel{+6}{S}{O}_{4}$,3个硝酸分子3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表是小明同学在除杂时所选用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
AK2SO4溶液(NH42SO4KOH溶液
BCaO固体CaCO3稀HCl
CCO2气体HClNaOH溶液
DFeSO4溶液CuSO4Mg粉
A.AB.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取一定量的氧化镁和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100克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6.4gB.3.2gC.0.8gD.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云同学对烧煮食物的某种固体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的酒精吗?
【查阅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6O,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得出结论】:小云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酒精的熔点为-114.1℃,即在常温下,酒精不可能为固态.
【实验探究Ⅰ】:
取少量固体酒精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白色固体.
【提出新问题】:白色固体究竟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二】:由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骨架间隙中,即可得到固体酒精.固体酒精在较高的温度下燃烧时,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Ⅱ】: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铂丝蘸取该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固体中含有Na+
将该固体置于足量蒸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固体可溶于水.
取少量②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溶液变蓝.溶液为碱性.
(此格不必填写)
实验结论:小云认为该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联想与解释】小云联想到老师用玻璃导管将纯净的氢气导出并点燃时,燃烧火焰为黄色,其原因可能是:玻璃导管的成分中可能含有钠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并配平该工艺中生成CaCO3固体的反应方程式:CaCl2+2NH3•H2O+CO2=CaCO3+2NH4Cl+H2O
(2)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l的名称是过滤,使用到的玻璃实验用品有:玻璃棒、漏斗、烧杯; 操作2为:加水清洗、检验和干燥,检验操作中选用的试剂为②.(选择序号)①NH4Cl溶液    ②AgNO3溶液     ③CaCl2溶液     ④Ba(NO32溶液
(3)上述流程中的副产品(NH4Cl)可用作氮肥(化肥、肥料) (写一种用途).NH4Cl与NaOH溶液混合微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施用该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填“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把80g NaNO2固体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的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t2℃时,NaNO2、NaCl和物质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NO2>NaCl>M;
(3)分别将NaNO2、NaCl和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C(填序号).
A.NaNO2>M>NaCl   B.NaNO2>NaCl=M    C.NaNO2>NaCl>M
(4)亚硝酸钠NaNO2有毒.为了区别NaNO2与NaCl固体,20℃时分别取NaNO2、NaCl各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4)如图乙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并放出大量热,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当反应完全后,发现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NaNO2、NaCl、M三种物质中的Na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把液态空气盛在一只烧杯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木条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导致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木条熄灭,继而蒸发出的是氧气,所以木条继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