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了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有上述实验事实可知:(提示:铁和硫生成硫化亚铁,硫化铜是一种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1)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Fe、FeS(填化学式),理由是B装置增重,说明反应生成了硫化氢气体,固体M中一定有FeS;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说明硫化氢气体已被完全吸收,反应后进入了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说明还有另一种气体氢气生成,固体M中一定还有Fe.
(2)B装置的名称是洗气瓶,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2NaOH═Na2S+2H2O.
(3)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硫化氢气体是否被B完全吸收,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
(4)稀硫酸和固体M的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硫,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漏斗.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BC.
A.铁和硫反应完的M中有未反应的铁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分析 (1)据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则所得固体M的成分可能有Fe、S、FeS,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B装置增重,说明反应生成了硫化氢气体,固体M中一定有FeS;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说明硫化氢气体已被完全吸收,反应后进入了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说明还有另一种气体氢气生成,固体M中一定还有Fe;
(2)据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的化学性质解答;
(3)据硫酸铜的化学性质及硫化铜是一种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可解答;
(4)据硫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过滤操作所用的仪器来解答;
(5)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如高于量气管的水面,则测得气体的体积小于实际体积,造成据此计算的固体M中铁的质量比实际偏小.

解答 解:(1)据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则所得固体M的成分可能有Fe、S、FeS,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B装置增重,说明反应生成了硫化氢气体,固体M中一定有FeS;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说明硫化氢气体已被完全吸收,反应后进入了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说明还有另一种气体氢气生成,固体M中一定还有Fe,故答案为:Fe、FeS;B装置增重,说明反应生成了硫化氢气体,固体M中一定有FeS;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说明硫化氢气体已被完全吸收,反应后进入了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说明还有另一种气体氢气生成,固体M中一定还有Fe;
(2)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反应掉生成的硫化氢气体,故填:洗气瓶,H2S+2NaOH═Na2S+2H2O;
(3)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硫化氢气体是否被B完全吸收,完全吸收则C无变化,如C装置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则硫化氢气体未被B完全吸收,故应填:检验硫化氢气体是否被B完全吸收,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
(4)稀硫酸和固体M的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据硫的物理、化学性质该固体是硫,据过滤操作的实验知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硫,玻璃棒、漏斗;
(5)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如高于量气管的水面,则测得气体的体积小于实际体积,造成据此计算得出固体M中铁的质量比实际偏小,使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故填:B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非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过滤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锻炼了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酒精溶液中的微粒C2H5OH、H2O;
(2)向水中加入生石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Ca(OH)2
(3)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溶剂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一天平A、B两端各放一个烧杯,两烧杯中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此时,天平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试问过段时间后(  )
A.天平A端上升B.天平B端上升
C.天平仍处于水平平衡状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O2、Al(OH)3、CaHPO4]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他们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
【建立假设】我家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①取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
②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③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实验结论】我家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
【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碳酸钙中有钙离子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一定有碳酸钙”不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O${\;}_{4}^{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离子.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2C2O4+CaCl2=CaC2O4↓+2NH4C1.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选填“分解”或“化合”或“复分解”或“置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实验室配制2000克19.6%的硫酸溶液.
(1)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溶液,需要水1600mL.
(2)浓硫酸溶解时,要在烧杯中先注入水,此过程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迅速散热.
(3)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在如图所示试管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会发现红墨水右侧液面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平邑银花大桥是一座装饰性双塔斜拉桥,大桥的建成,把隔河相望的平邑老城和东城新城连成一片.大桥的建设及同行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
(1)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锁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金属(选填“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工人给大桥某些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氧气(或O2)和水(或H2O)发生反应而生锈.
(3)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灯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大桥的建成,大大缩短了东西两城的驱车距离,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有①②④(填序号).(答案不唯一)
 ①雾霾天气    ②温室效应    ③赤潮的形成    ④酸雨的形成
(5)装饰灯内填充的稀有气体是一类重要的气体,除了做有色光源外,还可以做保护气,之所以做保护气这是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和物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水中某种藻类成分的化学式为CxHyO110N16P,其相对分了质量为360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问:x和y的值各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a2CO3或NaHCO3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表1
20℃8%Na2CO3溶液8%NaHCO3溶液
pH10.68.0
表2
溶解度10℃20℃30℃40℃
Na2CO312.5g21.5g39.7g49.0g
NaHCO38.1g9.6g11.1g12.7g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质差异的探究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蓝色;酸碱度: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填“>”或”“<”).
(2)稳定性:按图1,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对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强(填“强”或“弱”).
(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3和Na2CO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A.(选填A、B或C)
A.2g      B.0.96g      C.0.5g
【问题讨论】
(4)实验结束时,应先B(选填A或B).
A.熄灭酒精灯   B.将甲、乙烧杯移开
(5)甲认为探究稳定性实验中,由于受热时两物质温度不同,不能得到(2)中的结论,经对装置设计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得到上述结论,理由是碳酸氢钠的受热温度低于碳酸钠的受热温度.
【探究二】测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0.0g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图2,夹持装置略)


【问题讨论】
(6)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尽;
(7)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没有装置E,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8)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含量测定】
(9)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2.2g,实验后为124.4g,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知识拓展】
(10)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