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氟原子

②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③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

④碳酸根离子 

⑤3个氨分子 

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为+7价K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氟原子,就可表示为:2F;

②在金属的导电性方面,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其符号为:Ag;

③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2

⑤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氨分子可表示为:3NH3

⑥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为+7价,故可表示为:KO4

故答案为:①2F;②Ag;③Ca(OH)2;④CO32;⑤3NH3;⑥KO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家早在17世纪﹣18世纪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的真实存在.下列是某次知识竞赛竞答活动中的题目,你认为回答正确的是(     )

A.王刚:①②③④⑤⑥   B.张萌:①③⑤ C.张凯:③⑤⑧ D.秦月:③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稀盐酸和锌粒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被称为“第四类新材料”的玉米塑料学名叫“聚乳酸”,它是生物环保材料,可由乳酸(C3H603)合成而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中C、H、0三种元素的量比为1:2:1

B.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

C.90g乳酸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132g

D.乳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O是工业中重要的还原剂.

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中采用CO和CuO作为反应物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一】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把  .D处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相等

C.实验中若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之一是防止铜被氧化

③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探究活动二】

甲同学不小心将探究一得到的部分红色固体洒落到稀硫酸中,发现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两位同学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感到不解,向老师求助,老师向他们提供了以下资料,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

【资料】

Ⅰ.氧化铜被还原的过程可能会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也能被还原成铜;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SO4+Cu+H2O

结合刚才的实验现象,两位同学对红色固体的成分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 

经过讨论交流,两位同学再次实验,并采取了不同的方案验证了猜想.

【方案一】

①操作A为  ,加过量硫酸的目的是 ,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  ,洗涤的目的是   

②大家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并判断出猜想①成立,请你帮助他们计算红色固体a中Cu2O的质量为2.88g.(无需写出计算过程)

③老师看了小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后,高度赞扬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设计,并指出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中若出现以下失误,会使红色固体a中Cu2O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稀硫酸量不足

B.反应后未洗涤剩余的红色固体就直接进行了干燥

C.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剩余红色固体

D.将红色固体b转移到天平上时有少量洒落

【方案二】

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也能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甲乙同学经过计算验证出猜想①正确,请你写出CO与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CO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

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

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按要求填空:

(1)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溶液中溶质分散的实际情况.

(2)有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 g/cm3,下部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是a  b(填“<”或“>”或“=”符号).

(3)将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通过加热和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使其在60℃时成为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降温到原温度(20℃)时,此时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