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分子的种类的变化;分析反应的类型及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空气
B、N2
C、CO2
D、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碳酸钙的药品既可以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又可以起到补钙作用.试计算服用含0.1g碳酸钙的药物,可以提供多少克钙元素?还可以除去多少克胃酸中的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
 
;②
 
;③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属于
 
反应.
(4)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仪器③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是
 
和稀盐酸,反应装置可选用
 
(填“A”或“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6)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晶体跟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且能跟水反应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A”或“B”)的装置,其理由是
 
;收集氨气可用
 
法,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盐溶于水B、蜡烛燃烧
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编号①和②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加热KMnO4制O2时,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实验室制取H2时,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已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2),则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
(3)有一名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
 
通入.另一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应从导管口
 
通入.
(4)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进入(选“a”或“b”).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某反应3A+B═2C+3D中,4.2gA恰好能和8gB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6.6gD.若要反应生成11.2gC,则需要A的质量为
 
g.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没有变化.如果D为二氧化碳,则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红磷,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
 

(2)甲同学用红磷实验后,进水量远低于
1
5
,原因可能
 
 
(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