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食盐B.浓硫酸C.硝酸铵D.氢氧化钠

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蔗糖等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
A、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明显下降,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取固体
B.
称固体
C.
量取水
D.
写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g
B.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
D.t2℃时,将70克甲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总质量为15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为H2O
 C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盐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X、Y、Z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物质类别不同,常温下,X、Y可分别与Z溶液反应生成不同的气体,则Z一定属于(  )
A.B.C.D.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小甜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20g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15g.
(2)列式计算不饱和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阴阳师”是最近一款非常风靡的手游.有一天小薇在画符召唤式神的时候发现,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也符合符咒上的五角星关系.已知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吸作用的主要产物;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的溶液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相互之间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则 
(1)B的化学式是:HCl;E的俗名是:生石灰;
(2)向滴有酚酞的D溶液中通入A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D溶液中出现的实验是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
(3)写出C与E物质反应的方程式:H2O+CaO=Ca(OH)2;并写出D物质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推广家用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填名称),生活中提倡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的某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填“>”、“=”或“<”).
(2)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然而化学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个“水中起火”的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白磷能在热水中燃烧是因为:①白磷是可燃物;②白磷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