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物质分散到足量水里能形成悬浊液的是(  )
A.食用油B.硝酸镁C.面粉D.氢氧化钠

分析 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解答 解:A、食用油不溶于水,把食用油放到水里是小液滴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
B、硝酸镁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面粉难溶于水,把面粉放到水里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不另选试剂,仅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NaOH、HClB.HCl、KNO3、Na2CO3
C.AgNO3、ZnCl2、NaCl、D.BaCl2、Na2CO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里制备和收集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要收集0.64g氧气,需要H202的质量是1.36g.
(3)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和空气接近,收集乙炔气体时可选用的装置是E.
(5)同学们用浓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将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英认为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小青认为得到的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小英将气体通入到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但仍未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小青取稀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的CO2,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原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请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B.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蒸馏水观察颜色
B.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C.除去CO2气体中的CO点燃
D.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水是指(  )
A.100g水中溶有1g食盐B.99g水中溶有1g食盐
C.101g食盐水中含有1g食盐D.20g水中溶有0.2g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填空.

(1)图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此推断,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3)请用表中①②③三种元素组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式:HNO3(写出一种即可).
(4)A、B、C、D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B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少1;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原子的核电荷数比C原子的核电荷数多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二周期.
②B的离子符号为Mg2+,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③A与D两种元素可组成微粒个数比为1:1的物质,其化学式为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油污能溶于洗洁精
C.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CaCO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2CO3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1.7g,则固体粉末由CaCO3、CaO、Na2CO3(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CaCO3、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准备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进行如下探究过程.请根据他们的探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温度(℃)020406080100
NaOH 的溶解度42109129174314147
Ca(OH)2 的溶解度0.180.160.140.120.090.07
【设计实验、制取氢氧化钠】
步骤①: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②:将所得的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
步骤③:将冷却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
(1)过滤操作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过滤必须用到玻璃仪器是漏斗.
【提出问题、假设痏想】
(2)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甲同学认为是:CaC03
乙同学认为是:CaCO3和Ca(OH)2
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丙同学认为是:NaOH
丁同学认为是: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是:NaOH、Na2CO3
【验证猜想、实验探究】
(3)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气泡自己的猜想正确
乙同学: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的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酚酞试液 
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自己的猜想正确
【交流表达、反思评价】
(4)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过量的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最终同学们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5)同学们得到的固体A8.7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加热浓缩、蒸发结晶得到ll.lg固体,则固体A中所含的CaC03的质量是5g;
(6)同学们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对溶液B的猜想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钙是过量的.
【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7)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加热时部分氢氧化钙析出,于是,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降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