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物质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X可能是氧化物
C.反应中生成物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44:18
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 解:由X+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可知,反应后碳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1个X分子中;
反应后氧原子是7个,反应前应该是7个,其中1个包含在1个X分子中;
反应后氢原子是6个,反应前应该是6个,包含在1个X分子中;
由分析可知,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化学式是C2H6O;
A、X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X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中生成物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44×2):(18×3)=4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2).实验现象为:塑料瓶变瘪.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最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舍勒B.普利斯特里C.拉瓦锡D.道尔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图象,不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后,对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以下探究: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Ⅱ:废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钙和盐酸.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只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Ⅰ正确
先气泡产生
后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Ⅱ正确
[反思拓展】:如果猜想Ⅱ正确,要使废液中只含有氯化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电解稀硫酸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以表示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电解稀硫酸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B.在电解过程中,稀硫酸的浓度在增大
C.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a
D.电解需用直流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5个H2O和5个H2SO4分子中一样多的是(  )
A.氢分子个数B.氢原子个数C.氢元素个数D.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其表面产生红色固体
D.生石灰与水反应吸收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