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向硫酸铜、锌粉和铁粉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反应停止后过滤,若滤出的滤渣中含有铁粉,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必定含有Zn、Cu,可能含有Fe
B.滤渣中必定含有Fe、Zn,可能含有Cu
C.滤液中必定含有Zn2+,可能含有Fe2+
D.滤液中必定含有Zn2+、Fe2+,可能含有Cu2+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可知,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所以,硫酸铜、锌粉和铁粉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首先锌粉与硫酸铜溶液、盐酸反应,锌粉反应完后,铁与盐酸和硫酸铜反应.溶液中一定有锌离子,滤渣中一定有铜,若滤出的滤渣中含有铁粉,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所以:
A、当铁粉是过量的,把溶液中的铜,盐酸完全反应,滤渣中必定含有Fe、Cu.故A错误;
B、当锌粉是不足量的,滤渣中不含有Zn,一定含有Cu.故B错误;
C、由于锌能与硫酸铜、盐酸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Zn2+,当锌反应后,铁能与硫酸铜、盐酸反应,溶液中就含有Fe2+,故C正确;
D、由于铁有剩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以及半定量(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时要根据题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细心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物质A、B、C、D均为单质,物质A′、B′、C′、D′均为氧化物;A与A′、B与B′、C与C′、D与D′含有相同元素.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A′→C′,A+B→B′,B′+D′→D,且A与D能发生反应(注:所需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
(1)B的物质名称是碳.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2H2O2$\frac{\underline{\;MnO_2\;}}{\;}$2 H2O+O2↑;
②B′+D′→D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③A与D反应3Fe+2O2 $\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若要实现D→C的转化,所需试剂是稀硫酸(或稀盐酸).
(4)将A与B反应的某生成物与C’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要证明该反应确实发生,应选择的试剂是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所示.(资料信息: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此实验说明竹炭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
(2)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已除尽.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在a处用气囊收集或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6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Water and Jobs).经研究确定,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净化B.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C.海水晒盐D.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硬水中含有Ca(HCO32等物质,在加热条件下Ca(HCO32会分解成CaCO3,写出Ca(HCO32分解方程式,水垢成分CaCO3和Mg(OH)2,写出用醋酸除去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一些大型化工企业选择在远离城市的长江下游沿岸建厂,下述理由错误的是(  )
A.化工企业需要大量的水
B.便于向长江内大量排污水
C.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D.减少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三废对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除了杂质外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 乙同学:CaCO3、Ca(OH)2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滤渣表面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合理,原因是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碳酸钙,不能证明有无氢氧化钙;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的溶质除KOH外,还含有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2CO3  丁同学:Ca(OH)2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说明溶液中的碳酸钾已完全反应.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OH)2═CaCO3↓+2KOH,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氧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合上开关后,发现 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2变小
B.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小
C.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H2SO4发生电离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各微粒的示意图中:共有元素(  )
A.4种B.3种C.2种D.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