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
①Cu   ②N  ③H2O2  ④K2CO3  ⑤CH4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②④

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①Cu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②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
③H2O2是过氧化氢的化学式,能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能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
④K2CO3是碳酸钾的化学式,表示碳酸钾是由钾、碳、氧元素组成的;但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⑤CH4是甲烷的化学式,能表示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能表示1个甲烷分子.
故③⑤符合要求.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用自制电解器电解水,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少许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在93.6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3.2g氧气,计算:
(1)负极上产生氢气的质量;
(2)通电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3)该同学认为电解速率较慢,又继续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Cl2溶液的方案中可行的是(  )
A.过量的Fe粉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B.过量的Fe2O3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C.过量的Fe粉和ZnCl2溶液混合后,过滤
D.过量的CuCl2溶液与Fe粉混合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进行推理,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呈酸性
C.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D.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不能(填写“可以”或者“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A(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A.36:3       B.40:3       C.4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物质的分离、提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   将固体充分加热
B.硫酸锌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加入过量铁粉
C.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   通过足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B.海水制“碱”
C.海水制镁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青素是一种无机物
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
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
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生活中有关水的话题很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处理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检验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是加肥皂水
D.蒸发后无固体析出的水就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