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 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图一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BD(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4)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三所示,结合图示分析,实验时控制的温度范围是0~t1℃时,均能达到上述现象.

分析 根据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根据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确定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首先确定出在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从而可以确定出在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比较溶液中溶剂的多少;然后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出降温至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溶液状态的变化及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由题意分析可知:该温度范围内,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然后结合图二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图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由于在三个烧杯中只有B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因此B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B;
(2)由于在等量的30℃的水中全部溶解了25g硝酸钠,而20℃的水没有全部溶解25g硝酸钠,说明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答案为:甲;
(3)A、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由于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只要比较出它们原来的溶剂的多少即可;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即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即等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则溶剂甲<乙,故B正确;
C、由于甲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会有晶体析出,因此溶液质量会减小,而乙的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降温后溶液的质量甲<乙,故C错误;
D、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但乙溶液已经不再是饱和溶液,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D正确;
故选:BD.
(4)由题意可知: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图三烧杯中甲有剩余乙全溶,可知溶解的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说明该温度范围内,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由图二可知:当温度低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故答案是:0~t1℃.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由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用于保存食品B.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C.明矾:用于净水D.苛性钠:用于改良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小组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生成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丙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Cu、Fe;Cu、Fe、Mg.
【反思拓展】
工业制生石灰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下列用途是利用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CD.
A.气体肥料             B.制干冰           C.制纯碱          D.制碳酸饮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干冰、碳酸、苛性钠、小苏打、空气
B.五氧化二磷、醋酸、氢氧化钙、硝酸镁、酒精
C.氯酸钾、硝酸、氢氧化铜、硫酸亚铁、天然气
D.生石灰、磷酸、纯碱、氯化钠、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按照如图1的方式,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按照如图2的方案完成实验:其中②处不可以选择的试剂是B(填序号,下同),若①②颠倒顺序,仍能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C;
A.Zn粒  B.AgNO3溶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3)下列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的是AB(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盐酸,pH逐渐减少,最终小于7
B.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向一定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后沉淀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
         健康常识
B.
            安全常识
C.
           性质与用途
D.
             物质分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4月13日,四川西昌发生过氧乙酸(C2H4O3)泄漏事件,紧急输散大批人员.泄露气体燃点较低,不小心产生的静电都可能引发爆炸.过氧乙酸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下列关于过氧乙酸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中含有氧分子
B.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过氧乙酸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粉末由黑色变红色
B.实验中一氧化碳表现了还原性
C.如图装置不够完备
D.B试管中增重的质量为A试管中减轻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