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frac{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证明了氮气有①难溶于水②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

分析 (1)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氮气的性质;
(2)根据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原理分析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frac{1}{5}$的原因.

解答 解:(1)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frac{1}{5}$没有再进入,证明了氮气难溶于水;由红磷的熄灭,说明了氮气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frac{1}{5}$,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等.
故答为:(1)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等.

点评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等内容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如下现象,运用原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离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B.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相对很大的带正电的原子核
D.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或被反弹了回来,说明原子中有带正电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与大多数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frac{1}{5}$
D.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原子保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云雾消散B.滴水成冰C.铁杵磨针D.焚鱼成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实验室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16.00表示氧的相对原子质量;①和②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
(2)C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2-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
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铁架台.
(2)写出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还可以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氧气,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当需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4)实验结束时,正确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冰    冰融化B.铁生锈    铁熔化
C.汽油挥发  汽油燃烧D.牛奶酸败  牛奶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甲瓶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2)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了一种无色液体,他所加的液体可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填名称),加该液体的目的是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3)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含碳0.05%的铁丝含碳0.2%的铁丝含碳0.6%的铁丝
燃烧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剧烈燃烧,极少火星剧烈燃烧,少量火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①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铁丝中含碳.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