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B.粮食酿酒
C.汽油挥发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活性炭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己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CCO.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气体D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B.反应②CuO+CO$\frac{\underline{\;\;△\;\;}}{\;}$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B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或过量),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A或B)A.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12345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拓展】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环保或误差小.(5)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此实验中镁不能(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其原因是造成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铜绿受热分解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铜绿和稀盐酸反应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5)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6)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说明硫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等
(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对比这两个反应可得到的结论是反应物的量不同,得到的生成物可能不同(或由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等).
(3)H2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CuO反应,生成Cu和H2O.
①亮亮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先通入H2,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入H2直至试管冷却.可观察到黑色CuO变成红色.
②明明同学利用图B装置也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迅速伸入盛有H2的集气瓶中,片刻可观察到黑色CuO变为红色.
对比A、B两套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节约原料、节省时间等回答出一种即可).
③在明明同学的实验中,当铜丝表面生成CuO后,若继续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炽热状态时,则与H2反应较快;若只加热到红热状态时,则反应较慢,甚至没有明显现象.
对比这两种情况,可得到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反应越快(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等).
(4)在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的实验中,有下列两种实验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乙方案:2Cu+O2$\frac{\underline{\;\;△\;\;}}{\;}$2CuO      CuO+H2SO4═CuSO4+H2O
①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案制取80g硫酸铜,甲方案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98g,请计算乙方案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多少?
②通过对比这两种实验方案及计算结果,你认为选用哪种方案更好?乙方案;请说明你的理由此方案既可节省原料又可避免产生SO2污染空气.
(5)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与分析可知,探究某一化学问题时,除了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恰当的实验装置外,还应考虑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或操作步骤等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15;
②表中其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名称是氩;
③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④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2
⑤第三周期第IVA的元素符号为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同时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种单质的是(  )
A.HB.COC.O2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CO、CO2、H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足量的石灰水、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A.N2和COB.H2和N2C.CO2和N2D.只有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 
[提出假设]:
该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
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  
(1)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实验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起催化作用.此气体是氧气,该无色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原假设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