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不仅可以获得新物质,也可以获得能量
B.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发出耀眼的白光
C.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反应条件,例如有些化学反应不加热也能进行

分析 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解答 解:A、通过化学变化不仅可以获得新物质,也可以获得能量,正确;
B、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错误;
C、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
D、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反应条件,例如有些化学反应不加热也能进行,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从某气体的实验过程(见如图),能够得出该气体的性质是(  )
某气体放置方法   某气体放入水槽后情况   取出溶液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①气体能与氧气反应   
②气体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③气体有毒
④气体易溶于水   
⑤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④⑤B.①③C.②⑤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通过2个多月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实验室要收集较纯净O2,可选用装置是C(填写装置序号);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开始收集;
(4)用高锰酸钾制取O2,实验结束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5)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写出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写装置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下列物质:
①冰水混合物 ②液态氧 ③澄清石灰水 ④三氧化硫
(1)属于混合物的是(填编号,下同)③;
(2)属于单质的是②;
(3)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小华想知道该地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应该选用肥皂水来检验.(填写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葡萄中有含量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
C.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D.白藜芦醇含有29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氧气.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3)如图甲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净化雨水,其中小卵石起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活性炭起的主要作用是吸附.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蒸馏.
(5)一瓶H2O和H2O2的混合液体,已知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则混合液体中H2O和H2O2的质量比为9: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性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可以作为燃料
D.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丽家里的下水道被毛发、食物残渣等杂物堵塞了,她爸爸买了一瓶管道通回来,经过短时间的浸泡使用,堵塞的下水道很快就疏通了,管道通是怎样使堵塞的下水道变得重新疏通呢?小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决定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管道通的成分及性质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管道疏通剂的说明书: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是NaOH固体和Al粉
2.NaOH溶液会与Al发生反应生成NaAlO2
【实验模拟】在实验室里,小丽取出了一些NaOH固体和Al粉混合后,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到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且试管壁发烫.
对于试管壁发烫的原因,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原因,也可能是NaOH溶液和Al粉反应放出了热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什么气味?
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1.小李认为该气体是氧气,小张认为是氢气.
2.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外,还可能是水蒸气.
【验证假设】
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气体的收集方法叫排水集气法.小丽在用该方法收集气体时,等大量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收集,其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小李拿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满气体的B试管中,如果他的假设是正确的,将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而现在发现B试管中的气体能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该实验现象证明了小张的猜想是正确的.
经试验确定A试管中反应后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原理分析】
对于Al为什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原因,大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猜想,小李认为,Al的金属活动性排在H之前,所以置换出NaOH“分子”中的“H”.但他的观点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因为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氢氧根离子作为一个整体参加.
小丽猜想是Al的性质比较特殊的原因,经过网络查找,大家终于明白了疏通反应的原理.
【交流反思】根据上述实验及NaOH的性质,请你提出一条保管或安全使用管道疏通剂的建议:不要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不能用于铝制管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