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编号①和②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收集较纯净氧气时,应选用(填序号,下同)装置.当则表示氧气收集满了.
(3)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有.
不能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原因是:.
有同学用F 装置收集 H2 , 则H2 应从导管口通入.
另一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应从导管口通入.
若用G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G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 气体应从 (填“c”或“d”)端导入.
(4)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长颈漏斗,集气瓶
(2)DE,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3)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气体从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b,c,澄清石灰水,d
(4)2KClO3 2KCl+3O2↑,2KMnO4 2K2MnO4+MnO2+O2↑ .
【解析】(1)图中仪器名称: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所以答案是:长颈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D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则表示氧气收集满了.
所以答案是:DE;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3)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有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不能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原因是: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没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
所以答案是: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
(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所以H2应该是从b口通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使用O2应从仪器G的c口通入;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若用G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G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d 端导入.
所以答案是:b;c;澄清石灰水;d;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由于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这样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在受热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就能够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所以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所以答案是: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考点精析】掌握氧气的制取装置和氧气的收集方法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原子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生锈
C. 钛具有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海轮的外壳
D. 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8.5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6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是 ( )
A. 大于 6.9mL B. 等于 6.9mL C. 小于 6.9mL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B. 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D. 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品尝的方法鉴别硬水、软水和食盐水
B.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
C.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D.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氧化铁、氧化镁和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