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蜡烛熔化.
C.铁生锈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蜡烛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动植物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动植物呼吸.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示意图中,属于原子的
 
,属于阳离子
 
,属于阴离子
 
,其中共有
 
种粒子,
 
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用序号填空)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4)用于收集气体的是
 
.(用序号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表示
(1)氩气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
 

(4)氯化钡中钡元素显正二价
 
 (5)碳酸钙
 

(6)硫酸根离子
 
          (7)氢氧化亚铁
 

(8)五个钠离子
 
         (9)C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再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和物质D;一种银白色金属E在空气中不燃烧,加热使该金属红热并伸入盛有C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①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②黑色粉末B在A中的分解反应中起
 
作用,是这个反应的
 
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下列横线:
(1)二氧化碳本身
 
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缺氧窒息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
 
.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
 
试验.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做此实验前应事先在集气瓶底铺少量
 
或装少量
 
,防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H4+
 
O2
 点燃 
.
 
 
CO2+
 
H2O
(2)
 
KClO3
MnO2
.
 
KCl+
 
O2
(3)
 
Fe+
 
H2O
 高温 
.
 
 
Fe3O4+
 
H2
(4)
 
FeS2+
 
O2
 点燃 
.
 
 
Fe2O3+
 
SO2
(5)
 
C2H2+
 
O2
 点燃 
.
 
 
CO2+
 
H2O
(6)
 
Fe2O3+
 
CO
 高温 
.
 
 
Fe+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
 

A.搅拌    B.吸附    C.静置     D.过滤
(2)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说说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或防止水污染的具体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 g 食盐水中含水b g,则该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
a
a+b
×100%
B、
a
b
%
C、
a-b
a
×100%
D、
a-b
b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